七堵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舊稱 |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經度 | 東經121.42度 |
緯度 | 北緯25.05度 |
總面積 | 56.2659km2 |
戶數 | 18,858戶 |
人口 | 55,111人(2006年12月) |
區長 | 劉邦常 |
區劃 | 20里412鄰 |
機關網站 | 七堵區公所 |
民意機關 | 基隆市議會 |
郵遞區號 | 20600 |
毗鄰 | 安樂區、暖暖區;台北縣汐止市、 |
七堵區位置圖
|
目录 |
[编辑] 教育
[编辑] 歷史
七堵區是基隆市最西端的行政區。全區總面積約56.2659平方公里,為七區之冠,劃分為十九里。
七堵區在清代屬基隆廳石碇堡,日治初期沿襲清制,於今七堵區、暖暖區及安樂區鶯歌石地段設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轄有五堵友蚋、瑪陵坑、七堵、草濫、六堵、鶯歌石、八堵、碇內等九庄及暖暖街。明治三十年(1897年)改變地方制度隸屬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日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屬台北廳基隆支廳。大正九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廢庄改為大字,將五堵區、暖暖區、瑪陵坑合並為七堵庄,隸台北州基隆郡。戰後改稱七堵鄉隸台北縣,1947年劃歸基隆市,改稱七堵區。1949年劃出七里成立暖暖區。
區內地名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所謂堵者,按照日人安倍名義的說法,是指往昔基於漢人防患原住民所築的土垣,依序而設,固有七堵一名;
清朝先期移民利用基隆河的地勢,設堵阻止凱達格蘭族的反抗或入侵,並按開墾先後順序命名為頭、二、三、四....八堵。時日一久,在各堵附近形成聚落,就把這些堵名援用為地名。頭城到三堵分別在宜蘭冬山鄉、四堵在台北坪林鄉;五堵到八堵則在基隆市。這些「堵」名,其實也寫著原住民此地之平埔族如何被漢人一路追趕入山,最後終於在這塊土地上消失蹤跡的血淚。
- 文件引用基隆市鄉土教育網
[编辑] 交通
[编辑] 鐵路
[编辑] 公路
[编辑] 旅遊
- 泰安瀑布
- 石獅山
[编辑] 外部連結
基隆市行政區劃 | ||
---|---|---|
市轄區: | 七堵區 | 中山區 | 中正區 信義區 | 仁愛區 | 安樂區 | 暖暖區 |
基隆北海岸 相關資料: 基隆、台北州、省三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