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軟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軟體指的是專門為了中文資訊處理使用所設計的軟體。包含但不侷限於中文系統(外掛)、中文輸入法、中文字形、中文自然語言處理、中文編程語言等。
目录 |
[编辑] DOS時代的中文軟體
- 中文系統
- 中文DOS
- 中文化軟體的方式
- 著名的中文化軟體
[编辑] DOS上使用中文的問題
- 顯示卡的兼容問題:國外出產的知名顯示卡(特別是ATI或外國牌子機,如HP或Compaq的電腦)經常都出現顯示問題,例如:只能顯示中文畫面的上半部份。
- 記憶體相衝問題:由於中文系統利用特殊的記憶體映射方式來重新安排顯示卡的記憶,有不少為求效率而犧牲兼容性的軟體當直接存取記憶時,都會與中文系統相衝。這些相衝現場輕則使畫面紊亂,重則使電腦當機。
[编辑] Windows 上的中文軟體
[编辑] 中文系統
在 Windows 使用中文主要有三種方式:
- 使用外掛的中文系統:在早期非中文版本的 Windows系統,這是使用中文的唯一方式。如雙橋中文。
- 傳統內碼的中文版 Windows:Windows 3.1 及 Win95、Win98 都有針對 Big5 及 GB 碼開發的中文系統。
- 使用萬國碼:現代的 Windows 系統都有多國語言的支援。(自Win95開始,Windows已出現萬國碼的局部支援)
[编辑] 軟體中文化的方式
[编辑] 有代表性的中文軟體
[编辑] Unix 終端機的中文軟體
[编辑] X 視窗的中文軟體
現代的X視窗系統,中文支援主要是依頼
- C library內建的多語文支援,
- X或X toolkit的多語文輸出功能(即X的fontset機制、或GTK或Qt等toolkit的多語文顯示的支援等等),和
- X或X toolkit的多語文輸入功能(即X的XIM機制、或GTK的軟體的GTK輸入模組機制等等)。
個別軟體可能會支援或需要其他特別或較為少用的中文輸入機制。
使用者在選擇處理中文輸入的軟件比軟有自由度。在類Unix的自由作業系統,目前比較普遍的輸入軟件包括蘇哲的SCIM。
[编辑] 早期的中文軟體
早期的X視窗系統並無有系統的中文支援,中文軟體只能透過中文化的終端機模擬器,在文字介面運作,而中文輸入也須透過終端機模擬器的中文輸入功能。情況類似DOS的中文系統。
最早的X視窗中文軟體是修改自xterm的cxterm(Chinese xterm)終端機模擬器。
Linux開始普遍後,cxterm不久就被改自rxvt的crxvt取代,而導致crxvt被取代的其中一個因素,是crxvt因並非自由軟體,在授權上出現了問題。中文輸入法和終端機模擬器分開,也是由crxvt開始。crxvt和rxvt後來合併,合併後的版本改稱rxvt。
X視窗系統開始有普遍性的中文支援是在各種Unix的C library採取普遍性的多語文支援時開始;普遍性的多語文支援令中文輸入可以透過標準的XIM機制,而毌須採取類似Windows的外掛中文系統一類的方法。
[编辑] 掌上型裝置上的中文軟體
- Palm 上的中文使用
- Pocket PC 上的中文使用
- 其它 PDA 上的中文使用
- 手機上的中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