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 -- 简称亚信会议CICA)是一个亚洲多国参与的论坛。
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为了加强关于地区安全方面的多边合作,在亚洲大陆上建立起有效的、综合性的安全保障机制,建议召开这样一个定期会议,得到许多亚洲国家的响应。
1996年2月7日,在当时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亚信会议参加国的副外长级会议。有17个国家参与,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会议制定亚信会议基础文件草案。
1997年12月3日,在阿拉木图举行第二次的亚信会议副外长级会议,通过了总结性声明,声明宣称“将进一步加强在地区和平、稳定、安全和合作等问题上的政治对话”。
1999年9月14日,在阿拉木图召开亚信会议首次外长级会议。会议通过《亚信会议成员国相互关系原则宣言》:要“维护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等。
2002年6月4日,在阿拉木图召开第一次“亚信会议”领导人会议,各成员国元首、政府首脑参加,并有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黎巴嫩等观察员国代表,联合国、欧安组织、阿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文件》和《关于消除恐怖主义和促进文明对话的宣言》。
2006年6月17日,在阿拉木图召开第二次“亚信会议”领导人会议。接纳韩国为第18个成员国。
亚信会议领导人会议定期每4年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