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歷山大·瓦爾杰洛維奇·利特維年科(俄語: Александр Вальтерович Литвиненко,英語: Alexander Valterovich Litvinenko, 1962年8月30日[1][2]—2006年11月23日),前蘇聯克格勃(KGB)上校,原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中校。曾批評部門高層及受罰,2000年離俄前往英國,其後出版兩本批評普京政府的書籍,至2006年10月歸化英籍,疑因金屬釙中毒,已於11月23日不治,事件引起國際注意,並為全球多家媒體所報導。
目录 |
[编辑] 個人背景
利特維年科生於俄羅斯城市沃羅涅日(Voronezh),1980年完成當地中學課程,其後被徵召入伍加入蘇軍,服役期間因表現良好獲得嘉許,並晉升為中校。1988年,利特維年科加入克格勃,負責反間諜等工作。1991年加入俄聯邦安全局,進行反恐及有組織罪案滲透工作,期間曾參與莫斯科罪案調查局(MUR)的滅罪行動,獲得MUR的嘉許。至1997年,利特維年科被委派往俄聯邦安全局的最秘密部門,從事有組織罪案分析工作。
[编辑] 變節
利特維年科專長打擊有組織罪案,在1998年,他聲稱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被FSB列入暗殺名單之中,別列佐夫斯基與當時的總統葉利欽私交甚篤。利特維年科也聲稱當時已遭FSB開除,其後曾兩次被捕。
至2000年,利特維年科因提供假證而再度被捕,他在入獄前以偽造護照逃到土耳其與妻子及兒子會晤,同年11月偕同妻兒以申請政治庇護為由移居英國,2006年10月成為英國公民。其間曾就車臣問題上,大肆批評總統普京政權,因而被列入莫斯科當局的通緝名單中。
利特維年科在2005年7月接受波蘭報章《Rzeczpospolita》的訪問當中,指蓋達組織的艾曼·扎瓦希里連同其他組織人物,曾於1998年在達吉斯坦(一毗鄰車臣的俄羅斯自治共和國)接受FSB的特訓。
[编辑] 中毒身亡
2006年11月1日,利特維年科突感不適送院。在接受訪問期間,他指入院前一天曾與兩名前克格勃人員會面,當日下午曾與意大利朋友斯卡拉梅拉(Mario Scaramella)在倫敦一家日式壽司店用膳,這名意大利人聲稱知悉2006年10月於莫斯科寓所遇害的48歲女記者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婭(Anna Politkovskaya)案件內情。疑食物遭下毒,他其後感不適送院治理。
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利特維年科所中的毒為一種名為「鉈」(Thallium)的金屬,這種金屬既無色也無味,且能溶於水,曾廣泛用於毒鼠藥當中,但至1970年代開始被限制,現時已難以取得。報導指,利特維年科服下的鉈毒已超越致命的水平。其後利氏的鉈中毒說法被排除。
有不少報導稱,下毒主謀為俄羅斯當局。經過多日醫治後,他最終於11月23日宣告不治,享年43歲。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1月24日,於赫爾辛基出席歐盟峰會後,回應了這次事件。他說::
以謀殺的恐怖方法作為政治挑釁的手段,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策劃這次事件的人不是神,而利特維年科先生也不幸地不是拉撒路。(原文:It is a pity that tragic events like death have been used for political provocations. Those who did it [concocted the note] are not God, and Mr. Litvinenko is unfortunately not Lazarus.)[3][4] |
[编辑] 调查
2006年11月24日,英国卫生防护局宣布,利特维年科的尿液里发现了釙-210,且含量极高。这表明利特维年科被人下毒。英国警方也宣布,已在利特维年科的家中和他发病当天光顾的两个地方找到了钋-210的残留物。[1]
11月29日,英国航空公司3架波音767客机发现钋210而停飞接受调查。有两架停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另一架则停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和利特维年科死亡事件有关的人士搭乘了这3架飞机。英航与10月底以来曾搭乘过这3架客机的乘客联络,英航工作人员也接受检查,确定是否受到污染。[2]
[编辑] 宗教信仰
利氏生前曾為俄羅斯正教信徒,及至臨終前兩天,他向父親表示自己已改信伊斯蘭,這是在利氏知道自己將要病逝之前所做的。住在利氏隔鄰的車臣流亡政府外長艾哈邁德·扎卡耶夫指,利氏在臨終前一天讀過可蘭經,並向其妻及家人要求在自己死後以穆斯林的傳統辦理其身後事。前蘇聯異議人士步科夫斯基指,利氏接受伊斯蘭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屑看到俄羅斯對車臣的殘酷打壓,並顯示出他是站在車臣人的一邊。在舉行葬禮前,不少信眾於倫敦的中央清真寺為利氏禱告。利氏皈依回教及要求採用穆斯林喪禮儀式的遺願為他的父親所同意,但他的遺孀及摯友Alex Goldfarb則對此表示反對,並要求在喪禮不行使任何宗教儀式。
[编辑] 參考
- ↑ 利氏出生日期 The Daily Telegraph (2006年11月25日) - 於2006年11月25日zh-tw:造;zh-cn:采訪。
- ↑ Alexander Litvinenko obituary The Independent (2006年11月25日) - 於2007年1月19日zh-tw:造;zh-cn:采訪。
- ↑ Ex-spy's death should not be used for provocation - Putin Novosti (2006年11月24日) - 於2006-11-26zh-tw:造;zh-cn:采訪。
- ↑ Press Conferences, Meetings with the Press, Press Statements Kremlin (2006年11月24日) - 於2006-11-26zh-tw:造;zh-cn: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