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倒反,修辭學的一種,主要是以與陳述事實相反的言語來突顯事實的重要。通常是表貶義。
[编辑] 使用訣竅
注意言語的選擇,切勿使用兩者相關度過低的詞語。而且使用時機要正確,不然會令人啼笑皆非。??
言詞表面的意義和作者內心的真意相反的修辭法,叫做倒反。也就是表面讚 賞,其實責罵;表面責罵,其實讚賞。
(1)倒辭:
把正面的意思倒過來說,中間沒有諷刺的意思,通常是因為情深難言,或是嫌忌難說。
如: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朱自清 背影)
(2)反語:
語意不但相反,而且含有嘲弄譏刺等意思的倒反語。
如: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馬肥病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致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史記滑稽列傳)
[编辑] 例子
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 太笨了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
阿美真是太美了 ↓ 太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