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鸟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冲鸟礁;zh-tw:沖之鳥礁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沖ノ鳥島 |
假名 | おきのとりしま |
羅馬字 | Okinotori-shima |
zh-cn:冲鸟礁;zh-tw:沖之鳥礁是日本南部太平洋海域的一處日屬環礁,在东京南偏西約1730公里、沖繩東南約1070公里、關島西北約1200公里。冲之鸟岛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 东露岩(日稱「東小島」,面積1.6 m²)
- 北露岩(日稱「北小島」,其實位於較西面,面積6.4 m²)
- 人造礁南小島(中国政府不予承认为岛屿)
目录 |
[编辑] 歷史
19世紀時,沖之鳥礁所屬區域為西班牙的勢力範圍(從菲律賓到馬紹爾群島),在美西戰爭後,西班牙將包括沖之鳥礁在內的一系列島嶼售予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德宣戰,並攻佔德國在東亞和太平洋的屬地(包括山東和沖之鳥礁),並在後來的凡爾賽條約中確認把以上土地轉移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所有領土和屬地被美國佔領,其後連同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釣魚台列嶼等移交給日本,直到現在。[1]
[编辑] 中日爭議
中日双方对于冲鸟礁是岛屿还是岩礁发生了争论。中国政府认为冲鸟礁为5块岩石,涨潮前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涨潮时仅有两块岩石露于海面之上,因此认为該陸地是岩礁而不是岛屿,但也同意該陸地為日本所擁有。[2]日本政府描述冲鸟礁“高约1米,由直径仅为数米的两块岩石组成”,定為全國版圖最南的一塊細小陸地。
如果是岛屿的话,将使日本得到其周边43萬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獨佔區內的一切自然資源,否則除了方圓十二浬屬日本領海外,其餘均屬公海,所有國家都可以在該處開發自然資源和捕魚。日本方面认为冲鸟礁是岛屿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岛屿的定义“岛屿是四面环水並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中方同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21条“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并认为冲鸟礁是岩礁而非岛屿,所以日本只可擁有方圓十二浬的領海。
日本为了防止冲鸟礁被风化和潮水腐蚀而淹没,1987年起开始在冲鸟礁四周筑成堤防设施,后又设置了气象观测装置。2005年3月,日本政府决定拨款1000万日元,在冲鸟礁设置灯塔,以明示岛周围200海里为日本专属经济区。日本海上保安厅在2006年财政年度预算概要中要求申请3400万日元在冲鸟礁上设置太阳能灯塔。
此处距离中国遥远,中国在此事上和日本起争执,是为了中国海洋调查船可以在此自由活动。而因为这里是台湾和关岛的中间,战略位置重要,中国因为考量到如果在台湾发生武装冲突美军可能从关岛出兵,所以需要在此多次测绘。
[编辑] 參考書目
- ↑ 馬錫強,(2006年),正確認識中日海權爭議
- ↑ 青年参考,中日间因何为冲之鸟几块岩石起争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