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館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函館市在日本北海道的位置 |
|||
平假名 | はこだてし | ||
原名 | 函館市 | ||
羅馬拼音 | Hakodate-shi | ||
地理位置 | |||
國家 | 日本 | ||
地域 | 北海道地方 | ||
都道府縣 | 北海道 渡島支廳 | ||
政府編號 | 01202-5 | ||
鄰近行政區
|
北斗市、七飯町、鹿部町、 青森縣大間町 |
||
相關數據 | |||
面積 | 677.82 km² | ||
人口 (2005年12月數據) | |||
總計 | 297,038 | ||
象徵 | |||
市樹 | 紫杉 | ||
市花 | 杜鵑花 | ||
其他 | 魚:烏賊 鳥:赤腹山雀 |
||
函館市市章 |
|||
函館市公所 | |||
地址 |
|
||
函館市東雲町4番13號 |
|||
電話 | +81-0138-21-3111 | ||
函館市公所官方網站 |
函館市舊稱箱館,是一個位於日本北海道南部(道南)的城市。渡島支廳的所在地。
目录 |
[编辑] 簡介
函館位於渡島半島南部,東南西方被津輕海峽包圍。北海道第三大城市,渡島支廳的所在地,北海道南部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北海道連接本州的大門。人口約30萬,被指定成中核都市。
因為三面環水,漁業相當發達,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港。同時因為作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另外兩個為香港及拿波里)及歷史因素(函館是日本最早和外國通商的港口之一),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
[编辑] 歴史
- 1454年 - 津輕豪族「河野政通」在一個叫宇須岸(ウスケシ, Usukeshi)(ウショロケシ, Ushorokeshi:愛努語解作灣岸之端)的地方興建函館區公會堂,因該會堂形狀像一個箱故名「箱館」(音同函館)。
- 江戶時代期間高田屋嘉兵衛在「箱館」設立松前藩的役所。
- 1854年 - 日美和親條約令箱館變成補給港。
- 1859年 - 日美修好通商條約簽訂,箱館成為國際通商港、同時設立「外國人居留地」。
- 1868年 - 在戊辰戰爭後期、榎本武揚佔領箱館。蝦夷共和國成立。
- 1869年 - 榎本武揚投降,蝦夷共和國消滅。
- 1869年 - 箱館改稱函館。
- 1899年 - 函館及龜田郡龜田村合併成「函館區」。函館山要塞完成(市民被禁止上函館山大約50年)。
- 1922年 - 「函館區」正名為「函館市」
- 1946年 - 函館山重新開放。
- 1954年 - 洞爺丸颱風導致青函連絡船洞爺丸等4艘船隻在函館七重濱對開沉沒,導致1430人死亡,是歷史上在和平期間發生的第二嚴重海難(僅次於鐵達尼號海難)。
- 1961年 - 函館機場開幕。
- 1988年 - 青函隧道開業,鐵路可由本州直達函館。
[编辑] 行政
- 市長:井上博司(1999年-、2期目)
[编辑] 經濟
[编辑] 産業
[编辑] 交通
[编辑] 航空交通
- 函館機場
[编辑] 鐵路交通
- 函館市交通局
- 函館市電(路面電車)
[编辑] 觀光點
- 函館山夜景
- 五稜郭・四稜郭
- 箱館戰争戰場
- 五稜郭塔
- 函館市北方民族資料館
- 函館市文學館
- 北島三郎記念館
- 朝市(函館站前)
- 青函連絡船記念館(函館站前)
- 湯之川温泉
[编辑] 外部連結
北海道渡島支厅行政區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