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海,本名叫刘操,道号海蟾子,后人以刘海蟾呼之。刘海及刘海戏金蟾实为刘海蟾之讹传。字宗成,五代人,燕山人(今北京)(一说名哲、字元(玄)英,后梁广陵人),曾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守光。后因厌卷官场,入山修道,拜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师,是八仙中钟离权的再传弟子。刘海蟾相传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海蟾派始祖。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传说刘海蟾之父为官甚贪,死后被化作三足蟾投入秽海之中。刘海蟾得道后以一串金钱钓三足蟾出秽海,(盖因三足蟾性贪,见金钱便咬)负于肩上,是为刘海戏金蟾。民间有的年画有以此故事为题材,描绘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年画上的刘海的形象一般是十五六岁少年,前发齐眉,赤足踏在金蟾身上,手持一杆,杆头有一长串铜钱。有些女孩也喜欢将头发梳至额前,长度齐眉,因此这种发式也被称为“刘海”。
全真五祖 |
王玄甫(東華帝君) 鍾離權(正陽帝君) 呂洞賓(純陽帝君) 劉海蟾(純佑帝君) 王重陽(輔極帝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