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市101中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南侧,属北京市高中示范性学校之一。
目录 |
[编辑] 学校历史
北京市101中学始建于1946年3月20日(原身为张家口市立中学),是中国共产党于革命老区创建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195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并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释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04年,101中学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
[编辑] 历任校长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郝人初 | 学校创始人、第一任校长 | 1946.3-1953 |
文 方 | 副校长 | 1957.7-1972 |
刘占武 | 校长 | 1982.1-1984.8 |
马 奇 | 师大附中二部部主任 | 1950.1-1953.5 |
王一知 | 校长 | 1952.7-1982.1 |
顾荣兴 | 校长 | 1984.9-1992.2 |
王毓龙 | 校长 | 1992.3-1999.3 |
郭 涵 | 校长 | 1999.3至今 |
[编辑] 学校建立及校址转移记录
1946年3月20日,北京市101中学的前身张家口市立中学成立于革命老区张家口市。
1946年9月20日,张家口市立中学、市立女中、回民中学撤离张家口,随解放战争形势展转与河北太行山区,安全抵达河北省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黄坭村后三校合并,1946年11月命名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
1947年8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预科和晋察冀边区农业专科学校部分师生并入“联中”。
1948年1月学校迁至石家庄市郊柏林庄村。
1948年8月与原晋察冀边区的行知学校中学部合并,更名为华北育才中学。
1949年1月迁入北平。
1949年5月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并,成为师大附中二部。
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圆明园遗址修建校舍。1951年9月迁至圆明园现址。
1952年8月与华北中学合并,1953年9月更名为北师大二附中。
1955年定名为“北京市101中学”。
[编辑] 校园建设
北京市101中学位于圆明园遗址南侧,校园建于圆明园部分故址,地处清华大学之西,北京大学之北。学校占地20万平方米,校内有原属圆明园遗址的湖泊,最大水域面积达1.3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百余间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藏书10余万册,面积达3080平方米的图书馆;8个专用机房及一个电子阅览室。此外,学校还配备了专业演播厅与虚拟演播厅各一个,一个学术报告厅与一个交响乐排练厅。另辟有1600平方米的科技活动实验园,园内建有6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为配合圆明园遗址的整体建筑风格,学校采用青灰色为校园的主色调。
学校为学生提供住宿,住宿处为四栋二层楼房,可容纳近千住宿学生。宿舍采用4人一间的格局,每宿单独配有厕所、空调,另有预设电话线、电视线、数据线入户。宿舍区为封闭管理,另配备红外线报警与电脑监控录象保证学生安全。
学校体育场地共占地4万平方米,拥有排球馆、体操馆、乒乓球馆等室内场地,有一块人造草足球场,四块塑胶网球场,六块塑胶排球场,八块塑胶篮球场。新建的天然草田径场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为田径比赛一类场地,可承接国内外田径比赛。
[编辑] 著名校友
[编辑] 参见
- 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列表
- 中国大陆重点高中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