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領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澳洲其他地區 |
|||||
首府 | 达尔文 |
||||
政府
總督
特區首長 |
君主立憲 泰德.艾根 克來爾.馬汀 (工黨) |
||||
面積 - 總和 - 陸地 - 水域 |
1,420,968 km² (第3) 1,349,129 km² 71,839 km² (5.06%%) |
||||
人口 (2005年3月) - 人口 - 人口密度 |
201,800 (第8) 0.15/km² (8th) |
||||
領地 生產總值 (2004-05) - 總值 ($m) - 人均生產總值 |
$10,418 (第8) $51,634/人 (第2) |
||||
時區 | UTC+9:30 |
||||
聯邦代表 - 眾議院議席 - 參議院議席 |
2 2 |
||||
地面高度 - 最高點 - 最低點 |
錫爾山海拔+1,531 米 ? |
||||
簡稱 - 郵政 - ISO 3166-2:AU |
NT AU-NT |
||||
網址 |
www.nt.gov.au |
北領地(英語:Northern Territory)是澳洲北方一自治領地,面積1,420,968平方公里,總人口201,800(2005)。首府达尔文,舊稱帕馬斯頓(Palmerston);1911年改名為達爾文,是澳洲的優良港之一,人口有111,300(2006)。
目录 |
[编辑] 概況
達爾文的所在地區自然生態保護得很好,然而達爾文是澳洲北部的補給及船運中心。二次大戰期間為軍事基地。1942年,這裡遭日本猛烈的轟炸,後經大規模重建,1959年升格為市。1990年代後,因北領地屬偏遠地區,澳洲政府為提升當地工商業和政府部門的營運績效,在此投下鉅額經費用於「知識經濟建設」,使得北領地的經濟型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達爾文為澳洲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區內的主要城鎮還有愛麗絲泉(該鎮位於北領地之南的沙漠中,距南澳海岸1,500公里)。
[编辑] 人文
北領地的居民多是歐裔移民的後代,約1/5為澳洲原住民。過去數千年來,北領地一帶的原住民素以那塊「紅色的大石頭」–艾爾斯岩(Ayers Rock)為其文化象徵。北領地為澳洲距離新幾內亞最近的地區,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為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遠高於其他州。與太平洋南島民族關係密切。
[编辑] 簡史
北領地最初屬於新南威爾斯州。1863年劃為南澳的一部分。1911年轉由聯邦直轄。二次大戰期間,北部地區曾受日本轟炸,後來聯軍即以達爾文為基地往北反攻。1978年,北領地取得自治權。2003年,北領地決議爭取升格為「州」,現聯邦政府正研擬當中。
[编辑] 經濟
北領地人口稀少, 屬炎熱地區, 因此經濟以畜牧業、礦業、旅遊業和政府服務業為主。
[编辑] 外部链接
|
![]() |
|
---|---|---|
州: | 昆士蘭 | 新南威尔士 | 維多利亞 | 南澳大利亞 | 西澳大利亞 | 塔斯曼尼亞 | |
大陆自治地区: | 澳大利亞首都特區 | 北領地 | 杰维斯湾地区(属首都地区) | |
海外领地: | 阿什莫尔和卡捷岛 |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 圣诞岛 | 科科斯(基林)群岛 | 珊瑚海群岛 | 诺福克岛 | 澳属南极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