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時連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十時 連久 |
假名 | ととき つれひさ |
羅馬字 | Totoki Tsurehisa |
十時 連久(天文2年?(1543年)?-文祿2年1593年),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通稱傳右衛門,一名惟道。十時惟長次子。立花家侍大將,擁有異名「生摩力支天」。
目录 |
[编辑] 出身
十時氏為九州豐後國之中的國人眾,仕於其中勢力較大的戶次氏,並且依附統領豐後的大友家。 主君戶次鑑連(立花道雪)奉命轉封筑前立花山城後,連久作為十時氏的一員也跟隨前往。這個時期立花家的軍團主力有約三分之一是為十時氏,並且連久之父惟長以上的十時一族幾乎都為家老職。
而連久和另一名堂兄弟連貞則因為都是十時家庶流,所以一時沒有繼承家族通字"惟"字;連久則是因為戰功彪炳而得以繼"惟"字而取名「惟道」。然而十時家嫡流的十時惟忠卻傳到次子十時連秀為立花家老,惟道因此又改回連久之名以提升身分。
[编辑] 生摩力支天
天正年間,因主家大友家於耳川合戰以及九州三強之一的龍造寺家在肥前沖田畷之戰皆敗給島津家,九州開始呈現許多國人眾脫離主家叛亂的現象。 連久所仕的立花道雪身為大友家於北九州筑前的重臣,屢次率兵出征平亂,連久作為立花家侍大將,每至戰場必定能立下一番槍、一番首、一番乘等赫赫戰功,被主君道雪稱讚「勇猛果敢,臂力超群」生涯所獲感狀約有數十張,以其戰場上的豪勇被眾人稱讚形容為‘活人顯靈的戰神摩力支天’而得到「生摩力支天」的響亮異名。
[编辑] 怪奇武勇傳
天正13年(1585年)6月,正當連久隨立花道雪參加筑後遠征之時,連久被道雪認命為偵查物見隊探查敵情,連久於山中偵查期間因為炎熱而暫時脫離任務於附近的溪流中洗澡,洗澡途中卻發現敵兵靠近,連久一時心急,就這麼沒穿衣服裸身衝岀水中並一一將敵兵擊退! 隨後連久回軍向道雪報告,就連一向軍規嚴謹的道雪對於連久如此狼狽的軍功也只能認同苦笑,會發生像這樣的怪奇的事實為連久的一大魅力。
[编辑] 無意居戰功
天正14年(1586年)8月24日,連久隨少主立花宗茂率軍1千5百追擊撤退包圍立花山城的島津軍,翌25日,攻打島津軍的筑前據點,由星野吉実、吉兼兄弟所鎮守的高鳥居城。 雖然城方僅3百人,但是扔以鐵砲攻勢和大木重石做攻擊,立花軍將士一時有所損傷,然而靠著立花宗茂和家中大將小野鎮幸的鼓舞,立花軍成功殺進城內。
這時立花家一門的勇將立花統春很快的殺進敵大將星野吉実所在之處,統春面對吉実以討取總大將的禮儀押住吉実的額頭並且割取頭顱,然而吉実在抵抗下只被割斷其頭盔的繩子並且逃脫,就在這一瞬間,連久經門而入快速又撞倒吉実並以槍刺殺。
後來立花家武者奉行池邊永晟在記錄戰功之時,將討取星野吉実的戰功記給了十時連久。
連久則說:『這是統春殿下的功勞才對』
而統春也謙虛的說:『我沒有討取成功,所以應該是給予致命的連久殿下的戰功才對』
連久卻抱持著疑問堅持的說:『戰場應該是和狩獵一樣,是先捕捉到目標的人的功勞才是阿!?』
感到為難的池邊永晟為此報告主公宗茂,宗茂聽聞兩人互讓戰功的舉動,就將兩人都給予戰功和感狀,並且感狀中引用孔子的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之句來褒揚二人互讓戰功的表現。
之後連久因其不居功的行為更加受到許多其他家臣的欣賞和好感,並且和立花統春、內田統續等皆為知心好友。
[编辑] 猛烈衝破敵
高鳥居城戰後不久,島津軍以一門名將島津家久率軍二萬進攻大友家主大友宗麟的丹生島城,立花宗茂受命和援軍毛利元康(末次元康)合兵四千為先鋒隊趕往救援,並且後部有吉川廣家一萬人為後續部隊。
島津家久很快便對此作出應對,留下二千人佯裝攻城,自率一萬八千兵打算伏擊這支援軍。結果宗茂和元康四千兵果真陷入苦戰,並且兵力上本來就呈現不利狀態,但是宗茂冷靜的聯繫元康並且命令連久組成敢死隊,連久一隊開始集中往丹生島城的方向進攻以誘使島津軍分散兵力加強對城方的防守,宗茂和元康則趁機衝向島津軍兵力虛弱的地方成功撤退,一早衝入敵陣的連久聽聞宗茂撤退後,也在亂軍中奮迅衝鋒,勇烈的突破了重圍,展現了不輸給薩摩隼人武士的風采。
往後,連久的各項武勇事績幾乎成了立花家飯後閒聊的必談項目,並且在立花家的軍記物中時常出現其豪勇的記錄。
[编辑] 老將的遠慮
立花家經過九州征伐後領受了九州筑後柳川的領地,不久參與鎮壓肥後一揆的動亂,於亂事最終階段的黑門之戰,連久和堂弟連貞皆作為放討作戰的討手一員而表現活躍。
之後連久也隨立花軍參加豐臣秀吉發動的侵略朝鮮戰役,在其中文祿之役的最大一場戰事碧蹄館之戰中,立花軍被認命為先鋒。 立花宗茂於朝鮮京城北方的礪石領將軍隊分為先陣小野鎮幸和米多比鎮久七百人、中備十時連久和內田統續五百人以及本隊宗茂和其弟高橋統增二千人。 就在開戰前夕,連久帶著統續前往先陣的小野鎮幸處要求讓予自身為前鋒~
連久當時說了:『小野殿下請後退至中備位置吧!請允許我連久為先鋒』
鎮幸聽後怒叱:『無禮!貴殿竟然如此這般破壞了軍法,是想汙辱我嗎!?』
連久急忙解釋:『絕無此事!因為小野殿下和米多比殿下實為家中的重臣,二位的武勇和智略是家中不可欠缺的,如果讓已經老年的我和統續為先陣的話,面對明國如此大軍而犧牲並不足惜,還能讓敵軍先行疲憊,屆時小野和米多比殿下為中備接續作戰,並配合主公宗茂的軍勢的話必定能夠取得勝利!所以請讓在下擔任先鋒吧!』
鎮幸聽畢向主公宗茂取得同意後順利切換軍隊順序,而鎮幸也了解到連久的心意和遠慮,感到佩服。
[编辑] 死(十)時真勇士
終於,立花軍和明軍在內田統續的鐵砲攻勢下開戰,連久則和立花家客將天野源貞成(安田國繼、源右衛門)相爭為一番槍,各自皆以「投槍」的方式擊落數騎明兵,投完後連久又拔刀驅馬殺入敵陣斬落了五、六明騎兵,連久的五百兵力就有如穿透石塊的細針一般突入明軍查大受所率的二、三千的軍陣之中,面對倍數於己的敵軍,連久毫無懼色,即使明軍李寧又再不久之時來援約七千兵力和大砲助陣,連久扔然正確的判斷明軍的動向,打算先以正面破敵引誘左右夾攻的明軍呈一路追擊後在迴轉奮力突破和小野鎮幸的中備軍交替。
因此連久在正面突破期間又將手持大槍的敵兵討取了數十人,前進到了山谷望客硯下,這時的連久則已負傷多處,浴血奮戰之時連頭盔的裝飾物也被擊斷,這時小野鎮幸終於越過明軍大砲的爆風和連久會合,就在成功撤退之際連久又擊落敵方一名騎兵之時,卻被敵將李如梅趁機以毒箭射中右胸,然而連久再此時又奮力擊退想進一步攻擊自己的敵兵並繼續撤退,卻不及箭上的毒已迅速擴展全身,回不了本陣的連久就這麼戰死在荒亂的戰場中,為立花家、為豐臣秀吉、為日本獻出了生命。
連久作為武士,此戰後的內田統續對於自己沒有和連久一同戰死大感羞愧,並且包刮戰前對小野鎮幸所說的話、為立花家所建的軍功以及為自己所建立的名聲,連久真的是一位至死也令人敬配的‘真勇士’
[编辑] 資料來源
1.渡辺村男,《旧柳川藩志、下巻》,柳川山門三池教育会,1957年: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