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再解放聯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再解放聯盟(英語: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1948年2月28日成立於香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島外的第一個台灣獨立運動組織。
1947年12月,最早在國際上公開宣揚台灣獨立理念,後來並成為台獨政治犯的黃紀男,在二二八事件後,因恐遭中國國民黨逮捕,乃搭乘漁船先到上海,再從上海轉到香港,與廖文毅會合。1948年二二八事件的週年紀念日那天,廖文毅、黃紀男、蘇新、蕭來福等人,於香港成立了台灣再解放聯盟。這可以說是海外第一個台獨團體,廖文毅被選為主席,黃紀男則擔任秘書長(黃玲珠 1991,185-90)。根據黃紀男的說法,「台灣再解放聯盟」這個名稱是廖文毅的哥哥廖文奎所取的,意思是國民黨由日本人手中解放了台灣,但因其貪污腐敗,需由台灣人自己再解放台灣一次(黃玲珠 1991,188)。
事實上,台灣再解放聯盟最早的成員中,不僅有屬於右派的廖文毅、黃紀男等人,也包括屬於左派的蘇新、蕭來福等人。根據黃紀男的回憶,廖文毅在這個組織的成立大會上,還是抱持著「聯邦論」的想法,認為台灣應該與國民政府合組聯邦,取得台灣的自治。黃非常反對這種構想,倡言台灣應該要獨立,最後終於說服廖文毅,確定「取得台灣獨立」是聯盟的最主要宗旨。其他台共或傾共的人士,雖然仍力主由中共解放台灣為最佳途徑,但最後在成立大會上都未再表示意見。聯盟成立沒多久以後,蘇新等左派人士就和聯盟決裂,至此,台灣再解放聯盟終於正式成了海外第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團體(黃玲珠 1991,188-9;李世傑 1988,59-61)。
1948年9月1日,台灣再解放聯盟向聯合國提出託管的呼籲,明確提出台灣獨立的主張:
- 台灣應如韓國受同等待遇,台灣應給予美援以達成獨立。
- 聯合國應調查1945年後,國民黨在台灣的暴政及凌虐台灣人的真相。
- 台灣人乃一混合民族,與附近國家無政治關係。
- 經日據時代五十年後,台灣應在和平會談上有代表權,台灣不應該被當做一塊不動產來處理,而毫無顧到台灣人的利益。(引自張炎憲 1992,298)
然而,廖文毅等人在台灣人稀少的香港,似乎頗無用武之地,於是,廖本人在1950年2月東渡日本,轉換陣地從事台獨運動(陳銘城 1992,3;王育德 1979,164)。
[编辑] 參考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銘城,1992,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 黃玲珠,1991,老牌台獨黃紀男泣血夢迴錄,黃紀男口述。台北:獨家出版社。
- 李世傑,1988,台灣共和國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 王育德,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黃國彥譯。東京:台灣青年社。
-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見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1),頁279-304。台北:自立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