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农民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末农民战争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目录 |
[编辑] 背景
唐朝末年,藩镇兴起,与朝庭长期争权斗争,同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在浙东地区领导的农民起义,咸通九年(868年),庞勋起义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领导农民起义。这两次起义虽然很快被唐王朝镇压下去了,但是开启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先声。
[编辑] 王仙芝起义
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在山东长垣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占领了长垣县城,第二年便攻克濮州、曹州。民众纷纷参与起义,军队人数发展到数万人。起义到了第三年,起义军在汝州大捷,后来唐朝招安,王仙芝两度动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于黄梅大败被杀。
[编辑] 黄巢起义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的起义,遂在冤句(今山东荷泽市西南)起义。黄巢起义军避实就虚,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向南方长驱直下,渡过长江,转战荆襄、皖南、浙东、福建,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克南方重镇的广州,活捉节度使李迢,并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发布公告:要率大军直捣长安,推翻唐朝的统治。十月,起义军从广州北上,公元880年渡过淮河,攻下洛阳;中和元年(881年),起义军进入长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一月十六日,在含元殿舉行開國大典,建立了大齐政权,建元「金統」。
逃往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的残余势力,向起义军反扑,黄巢率军顽强抵抗,在关键时刻,大将朱温叛变降唐,起义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一带。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在莱芜虎狼谷与唐将时溥决战,兵败自刎,至此唐末农民战争结束。
[编辑] 主要战役
- 汝州之战
- 广州之战
- 潭州之战
- 洛阳之战
- 长安之战
- 莱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