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性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單性戀是性取向的一個類型,用於指稱僅對一個性别的個體有性渴望,有單性性取向的人被稱作單性戀者。這一概念很少被單獨使用,一般是在雙性戀的討論中用以稱呼與雙性戀者對立的群體(除了對兩性都沒有性渴望的無性戀者)。
適合被被劃入這一類別的人在人羣中所佔的比例取決於如何來使用這個詞。假如將其限定爲行為上「明顯的」單性的性取向,那麼根據金賽廣受爭議的報告,67%的男性和87-90%的女性是單性戀者。如果將其限定爲描述情感上的反應,則單性戀者在男性中的比例還要進一步降低,只剩下58%。
此外,有些人認為金賽的數值過低了,按他們的說法,沒有人是顯式的單性戀者,只不過出於對雙性戀的恐懼有許多人對這一取向採取了否認或衣櫃化的態度。弗洛伊德以為,兒童天生就是多相變態的,「正常」的異性戀心理是通過父母或社會的誘導後天發展起來的。
[编辑] 爭議
在那些習慣於使用奇特行話的同性戀群體中,單性戀是個「刺耳」的名詞,從意識形態上它被看成是有意將雙性戀淩駕於其他性取向之上。出於同樣的原因,在雙性戀群體中也會有人刻意地回避它。1990年代早期在Usenet網的 soc.bi 和 soc.motss社團之間爆發了一場長達數月的激烈的網絡論戰,爭論的焦點圍繞著「這一術語是不是對同性戀者的迫害,抑或對一貫戒懼雙性戀的同性戀文化而言它只是雙性戀者的正當回應。」
[编辑] 參見
- 雙性戀恐懼症
- 金賽報告
[编辑] 參考文獻
- Maus, Fred (2004). "Sexual and Musical Categories", The Pleasure of Modernist Music. ISBN 1-58046-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