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傘頂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傘頂洲是台灣最大的沙洲,目前只剩約100餘公頃,行政上屬台灣雲林縣口湖鄉,不過實際上大部份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因形狀像把傘而得名,主要由濁水溪的泥沙沖積而成。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屏障。洲上無常住人口和建築物,只有一座燈塔—塭港堆燈塔。
[编辑] 歷史
外傘頂洲在20世紀初才開始浮現。1984年考察,退潮時面積約1000餘公頃,漲潮時約200餘公頃,南北長10餘公里,後來不斷縮小。雲林縣政府曾實施植林固沙的計劃,但是失敗。
[编辑] 經濟
外傘頂洲與嘉義縣海岸之間的水域被稱為東石潟湖,目前是廣大的養蚵(牡蠣)與養殖漁業區,東石鄉的牡蠣產量佔台灣一半。
1990年代開始有人建議將東石潟湖完全填平成海埔新生地,因為最大可填平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由於擔心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加上當地偏僻遠離市區,經濟效益仍待商確,故未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