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辛德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奧斯卡·辛德勒
zh-hk:奧斯卡·舒特拉;zh-tw:奧斯卡·辛德勒;zh-cn: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1974年10月9日),德國商人。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傾力從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政策中,拯救猶太人的義行而聞名。他透過聘用猶太人在他設於捷克的工廠工作,為他生產軍需品,拯救超過一千二百名猶太人。
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生於波希米亞的斯維塔維(位處奧匈帝國,現在的捷克)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家庭在30年代的大蕭條當中受到打擊,並且加入納粹黨。他是一位業餘藝術愛好者和一位機會主义的商人。隨著德軍入侵波蘭,他是其中一位為了錢財而來到這片新土地上,開展他的事業。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一間位於克拉科夫,名為 Deutsche Emaillewaren-Fabrik 的工廠,主要生產搪瓷器皿。他聘用了大約一千三百名猶太人為他工作。有說他初期聘用猶太人的目的只是為了金錢和匿藏富裕的猶太人,但後期他的庇護行為越見積極和表面化。他會辯稱生手工人為熟手工人,每當他的工人受到任何(來自政策上的)傷害,他便立刻向政府索償。
因目睹1942年納粹德國大舉搜捕克拉科夫猶太人區內的猶太人,士兵將他們驅逐到位於Plaszow的集中營,猶太人拼死匿藏逃避搜捕的情景令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震撼不已,因而啟發他努力拯救被逼害的 Schindler juden(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的猶太人)。他與Plaszow的指揮官Amon Göth合作,讓九百名猶太人轉送到鄰近的工廠,這樣至少比直接送往由德軍管轄的集中營安全。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曾兩次因意圖謀反而被捕,但兩次都能避過牢獄之災。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往往以賄賂政府官員籍以避過檢查。德軍往往就在紅軍前來解放集中營之前加緊屠殺居住在集中營內的猶太人。1944年10月,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設法將一千二百名“工人”到位於遷移到位於蘇台德地區Brünnlitz的工場。當有他的猶太工人被誤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他便會想盡辦法讓他的工人回到他身邊。1945年5月Brünnlitz得到解放。
戰後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移居阿根廷。經過一連串商場失利過後,他在1958年破產並返回德國。1974年10月9日,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於德國希爾德斯海姆逝世,享年66歲。(《辛德勒的名單》一片指出他在法蘭克福過身)隨後,以色列Yad Vashem(大屠殺紀念館)為表彰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在二次大戰中為拯救猶太人所作的努力,嘉許為 "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國家正義的典範),而其葬禮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以基督教(羅馬天主教)的形式舉行。
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的故事是建基於湯瑪斯·肯納利《zh-hk:舒特拉;zh-tw:辛德勒;zh-cn:辛德勒的方舟》一書,1993年被改篇為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编辑] 其他參考
- Albert Göring
- Corrie ten Boom
- Frank Foley
- Wilm Hosenfeld
- Karl Plagge
- 何鳳山
- 杉原千畝
[编辑] 參考書籍
- Crowe, David M. Oskar Schindler: The Untold Account of His Life, Wartime Activities, and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List. Philadelphia: Westview Press, 2004. ISBN 081333375X
- Keneally, Thomas. Schindler's Ark.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2. ISBN 0-3403-3501-7. 再版為 Schindler's List in 1993, ISBN 0-6718-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