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孙元良(1904年—)是抗日将领,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健在的抗日军长、内战兵团司令。
孙元良籍貫四川成都。父亲孙廷荣,曾任清廷知县。叔父孙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子孙仲祥,又名秦汉,台湾电影明星。
[编辑] 年表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县。早年在私塾就学。
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
1924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参加东征北伐。
1926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不久辍学回国,任第一师野炮营营长、陆军第二师七团团长、警卫军第一师一旅旅长等职。
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
1934年,參與國共內戰初期之將樂戰鬥等戰鬥。
1937年8月,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率兵坚守闸北阵地七十六日,以四行仓库为据点驻守抗战。此战后获云麾勋章,升任第七十二军军长。
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驻守城南雨花台一带。此战后被撤职查办,投监拘押四十二天。
1939年1月,以民生航运公司职员身份,取道香港游历考察英、法、德、意等欧洲诸国。回国后重返军界,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
1944年,率部将日军赶出距重庆一百余公里的贵州独山,收复南丹等地,使日军退出贵州;解陪都之危,获青天白日勋章。
1946年,先后任首都南京附近常镇地区警备司令、重庆警备司令。内战爆发后,任第十六兵团总司令。
1949年,到台湾。
著有《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回忆录)、《世界军事史》。
[编辑]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