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岷县是甘肃省定西市(地区)最南端的一个县,曾经长期属于现已撤销的武都地区。全县有17个乡,6个镇,389个村,人口44.6万人,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居民97%为汉族,另外有回、藏等少数民族。
目录 |
[编辑] 地理
岷县位于北纬34°07'- 34°45',东经104°41' - 104°59'。中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在西端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即北秦岭。岷县位于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北秦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东边缘(甘南高原)在这里交汇。岷县北以洮渭分水岭木寨岭、岭罗山连接黄土高原的陇中高原部分,境内有零星厚层不连续的第四纪黄土堆积;南与东南则为中国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高山区,隔大拉梁(3747米)、岷峨山与四川盆地相望。 岷县自古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这里是甘肃南部的中心地带和商品集散中心,历史上享有“陇原旱码头”美誉,岷县甚至曾经一度是甘肃省的省会。 岷县境内地貌主要属于高原形态,地表切割较小,河谷大多宽浅。县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300-3000米之间。西部和北部为洮河中游流域的中山宽谷区,洮河两岸宽阔的一级阶地是岷县耕地精华部分; 东部为山间盆地,属渭河支流榜沙河上游闾井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西汉水支流湫山河流域。全县总体气候高寒湿润,从东至西由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到高寒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5.5°C,一月平均气温-7.1°C, 七月平均气温15.9°C,多年平均降水量63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90—120天。县内植被保存较好。
[编辑] 农牧业
岷县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又以小麦(春小麦和冬小麦)居多,另外有洋麦、青稞及少量的燕麦。秋粮有蚕豆、洋芋、玉米、麋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是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另外有野生的大黄、贝母等中药材238种。此外,还有油料、甜菜、大麻等经济作物。岷县现有林地约56万亩,草地150多万亩。岷县畜牧业很有发展前途。
[编辑] 交通
岷县交通以公路为主。1935、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经岷县前往陕北根据地。岷县境内现有甘(肃)(四)川公路(212国道)以及岷(县)夏(河)、岷(县)代(古寺)公路干线穿过。计划于2009年建成通车的兰渝铁路(兰州-重庆)经过岷县。
[编辑] 历史和古迹
早在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以前,就在今天的岷县设置临洮县。北朝西魏文帝(公元535-552)改称溢乐县,并置岷州,明洪武(公元1368-1399)改置岷州卫,清雍正(公元1723-1736)又改称岷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改为岷县,沿用至今。 秦长城西起岷县。县内现存秦长城遗迹。古迹还有“彩陶之乡”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迹6处。明代建于县城的真武庙至今保存完好。
[编辑] 传统和民俗
岷县民歌“花儿”,质扑敦厚,明快生动。每年花儿会期间,商贾云集,商贸活跃。岷县人在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时糊贴窗花,采用版面填色、单色剪纸、彩色拼贴等民间艺术,独具地方特色。
[编辑] 特产
岷县与相邻的宕昌县西北一隅是当归种植最适宜的地区,这里当归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岷县当归种植已有1400多年历史。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当归是一种常用中药,它含有糖分、挥发油、香精、维生素、醇剂等多种成分,具有补血、活血、通经等功效,并有滑肠的作用,在医学临床应用上,治疗贫血衰弱、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出血、产后瘀血、阴滞腹痛等症;对于跌打损伤、疮痛肿痛、风湿痛、骨节酸痛及便秘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岷县特产砚台洮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编辑] 风景名胜
岷县新旧八景尤为壮观,其中以“东坡晚照”、“岷山积翠”、“洮水流珠”、“叠藏长虹”、“金童古钟”、“狼渡牧野”、“山村药圃”、“碧波红莲”独具特色。
[编辑] 参考文献
- 岷县人民政府,《岷县县情概况》和《岷县旅游资源》,http://www.gswd.gov.cn/gsqy/mx/1.html。
- 景生魁,《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http://www.chinagreatwall.org/detail/news_detail.jsp?info_id=1100045506&cust_id=greatwall, 2005年1月10日。
- 《岷县当归》, http://www.gogocn.com/article/200584150652_2132.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行政区划(省会:兰州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