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政使司,清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行政区,亦通称“行省”或“省”。
清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明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不过将原明朝“承宣布政使司”改名为“布政使司”,并将原十五个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广分为湖南、湖北,南直隶(先改名为江南)分为安徽、江苏,从陕西中分出甘肃。至清朝中叶共有18个布政使司,俗称十八行省,或内地十八省。
- 直隶布政使司(京师)
- 河南布政使司
- 山东布政使司
- 山西布政使司
- 陕西布政使司
- 甘肃布政使司
- 湖北布政使司
- 湖南布政使司
- 广东布政使司
- 广西布政使司
- 四川布政使司
- 云南布政使司
- 贵州布政使司
- 江苏布政使司
- 江西布政使司
- 浙江布政使司
- 福建布政使司
- 安徽布政使司
另外,“布政使司”也是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