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出生日期 | 1877年 |
出生地區 | 美國三藩市 |
逝世日期 | 1925年8月20日 |
逝世地區 | 中國廣州 |
廖仲愷(1877年—1925年8月20日),廣東惠陽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 國民黨革命元勳之一,黨內重要左派人物。1925年被暗殺。
廖仲愷生於美國三藩市旅美華工家庭。1893年回國。1902年留學日本,先入讀早稻田大學預科,後在中央大學政治經濟學畢業。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執行部外務科負責人。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廣東任都督總参議。1913年隨孫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副部長,之後隨孫中山反對袁世凱,参加護法運動;並在國民黨刊物內發表文章,贊揚十月革命。1921年孫中山到廣州任非常大總統,廖為財政部次長。之後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財政部長,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等職。1925年8月20日於廣州中央黨部門前被暗殺。經調查後相信暗殺是國民黨右派所為,當中胡漢民被認為有重大嫌疑。
廖仲愷1897年與何香凝結緍。何香凝同為國民黨左派。廖夢醒為廖仲愷之女。廖承志為廖仲愷之子,廖暉為其孫,二人皆在中共負責統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