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奕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愛新覺羅奕山(1790年—1878年),字靜軒,清宣宗的侄子。滿洲鑲藍旗人。
道光元年(1821年),由四品宗室充任三等侍衛。歷任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鑲藍旗漢軍副都統,伊犁參贊大臣,正紅旗護軍統領等職,道光十八年(1838年)授伊犁將軍,二十年召回北京。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道光帝將主持廣東軍務的欽差大臣琦善革職,任命奕山為靖逆將軍。奕山以“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防民甚於防寇”,另在福建招募未經訓練的士兵,又日夜饮酒作乐,5月21日,奕山所部在白鹅潭水域向英军发起夜袭,结果一败塗地,广州城外炮台尽失。清軍退入广州城,不敢出戰,南海鄉勇和湖南鄉勇为抢夺粮食而引發內鬨,城內大亂。26日,奕山派人舉旗投降。與義律簽訂《广州和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被圈禁在宗人府空室。隔年八月即被釋還,又赏给二等侍卫充任和阗办事大臣,接著數年下來,功封镇国将军。咸豐五年(1855年12月),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以“助華防英”為由與奕山谈判,“中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更以“最后通谍的方式”,用武力威胁,在黑龙江沿岸不断用炮火示威。奕山怖懼,亦不願輕啟邊關戰端。咸豐八年四月(1858年5月),雙方签订《璦琿條約》,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俄国。咸丰十年(1860年),沙俄又借机迫使清廷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由“共管”割归俄国。前后两次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領土丧失。《璦琿條約》签订后,奕山曾向咸丰說明沙俄逼迫签约的蛮横行径,但無法得到谅解,被革职,召回北京。又复起用,1878年病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