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敦煌學是一門以敦煌為名字的科學,由史学大师陈寅恪所創。當中包含宗教、文學、語言、藝術、考古、科技、建築,並以敦煌藏經洞出土的文獻及文物為研究主體。
敦煌學開始於英國考古学家斯坦因用巧取豪奪的方式掠奪文物,並于1907年首次将藏经洞文物运往西方。後來,各國考古学家接踵而來,捆载而归,導致大量文物流散海外。
由於敦煌位於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歷代不同的少數民族都在敦煌停留。從大量的文獻中,可以幫助考古學家研究少數民族的語言(吐火罗语、塞语、粟特语、犍陀罗语、大夏语),並且幫助了解漢語的演變。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