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斗鸡的娱乐传统,利用鸡形目的鸟(也有其他目的)在发情期好斗的特点,来进行比赛。斗鸡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游戏。
斗鸡时将把两只性情凶猛的公鸡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激烈地互相啄咬起来,还会用距劈击对手。如果两鸡相斗了很久,都有疲惫之态,还要用水将它们喷醒,使之振奋,重新投入战斗,直到有一只公鸡败下阵来。斗鸡的场面是相当激烈的,两只鸡斗得难分难解,势不两立,斗完后鸡冠流血,啼叫无力。
斗鸡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就是说季平子将芥末撒在它的鸡翅膀上,郈昭伯在他的鸡距扎上金属刀子。
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用诗描写斗鸡的场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孟郊也写过有关斗鸡的诗云:“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赌博常伴随斗鸡,赌客以金钱博甲鸡或乙鸡胜出。
[编辑] 斗鸡选择
- 斗鸡必须毛短而稀,减少鸡毛被对方咬住的机会。
- 头小而直
- 眼睛要深,皮厚
- 脚大而且直挺,鸡距发达。
- 举止稳重,不乱动。
这样的斗鸡胜面大。 斗鸡多从天性好斗的赤毛鸡驯养得来。
[编辑] 斗鸡的训练
- 用稻草堆成草墩,把鸡放在草墩上,锻炼鸡的足力。
- 把喂鸡的米放在高处,让鸡伸长脖子吃米,炼出来的斗鸡嘴利。
- 剪短鸡冠,不让对手咬上。
[编辑] 参考
- (宋)周去飞原著,杨武泉校订《岭外代答校注》 中华书局 ISBN 710101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