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仁超自稱老曹,1967年離開學校投身社會,第一份工是聯業紡織公司的練習生,六個月後因對工作環境不滿,包括:工廠內的酷熱、噪音及輪班制,結果1968年轉行投身證券行業 。曹仁超曾任職《明報》資料室,1973年與林山木創辦《信報財經新聞》。現為《信報》董事及專欄作家,每周六天在《信報》撰寫《投資者日記》專欄,以輕鬆有趣的筆觸,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經形勢。文章甚有娛樂性之餘,亦醞含投資哲學及處世智慧,因此獲得不少讀者支持,特別是部份香港股市投資者追捧。其作品亦有結集成書。曹仁超曾獲《信報》創辦人林行止贈一住宅單位。
目录 |
[编辑] 投資哲學
群眾常犯十大錯誤:
一、聽信謠傳而不信分析。
二、明明唔知道卻一味靠估。
三、追隨群眾成為其中一分子。
四、冇耐性。
五、貪念太多、智慧太少。
六、利用太少孖展資金去炒賣。
七、明知睇錯唔肯止蝕。
八、永遠唔肯離開市場(磨爛蓆)。
九、止賺唔止蝕。
十、過分相信「大戶」眼光
[编辑] 名句
[编辑] 木宰羊
曹仁超的專欄時常出現“木宰羊”這詞語,其實此語由台灣話譯來。台灣話其實就是閩南語,福建人的「有」與「無」,一如廣東人的土語「有」與「冇」,發音為「wu」和「bor」,後者沒有漢字字眼可以代之,故由他創出個「木」字來。「宰」字是「知」的意思,「知道」福建人說成「知影」,被香樹輝叫為「宰羊」。「木宰羊」,就是不知道,即粵語中「唔知」的意思。而閩南語較正確的漢字寫法應是 "不知影"。
[编辑] 有大智慧不如趁勢
[编辑] 獨特用詞
曹仁超用詞別具一格,很多時真接以自創的廣東音譯英語詞彙,亦常以廣東口語直接入文。
- “蚊年”意思是 Money
- “佘當奴”指曾蔭權(Sir Donald Tsang KBE)
- “烚皮”意思是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