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無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無傷 (? - 前206年),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名將領,官至左司馬。他是導致鴻門宴事件發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劉邦處死。
目录 |
[编辑] 事件經過
[编辑] 傳信
劉邦於前206年攻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投降。項羽過了接近一個月才率領大軍到達函谷關,並在得悉劉邦已取得關中後攻陷此關。
據《史記》記載,曹無傷在劉邦決定會見項羽前,派人向項羽傳話,說:
- 「沛公 (劉邦) 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聽後感到很憤怒,並在范增的勸說下決定進攻劉邦。
[编辑] 下場
劉邦在得到項伯 (項羽叔父) 的通知和張良的建議後親自見項羽謝罪,項羽設宴款待。范增在席上意圖加害劉邦但不成功,是為鴻門宴。
在宴會前,劉邦詢問項羽是誰使他懷疑自己。項羽隨即透露曹無傷告密的事。
劉邦擔心范增等人的加害而逃席,回到自己軍中便立即處死了曹無傷。
[编辑] 爭議
唯一對他有所記載的史籍《史記》未有對曹無傷作出深入的描述。該段文章近年被列為中國大陸的高中語文教材,有閱讀者則對曹無傷的身份、角色、動機均作出討論和研究。
常見的觀點包括:
- 曹無傷為投靠項羽或自保而出賣劉邦。
- 曹無傷是項羽軍派往劉邦軍的間諜。
亦有意見認為項羽親自告訴劉邦事件的經過是出賣曹無傷。
現時亦有論者將曹無傷和項伯比較,認為兩人均背叛所屬陣營的人。有些意見指曹無傷的貢獻比項伯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