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本部町在日本沖繩縣的位置 |
|||
平假名 | もとぶちょう | ||
原名 | 本部町 | ||
羅馬拼音 | Motobu-chō | ||
地理位置 | |||
國家 | 日本 | ||
地域 | 琉球列島 | ||
都道府縣 | 沖繩縣 | ||
郡 | 國頭郡 | ||
政府編號 | 47308-1 | ||
鄰近行政區
|
名護市、今歸仁村 | ||
相關數據 | |||
面積 | 54.30 km² | ||
人口 (2006年11月1日數據) | |||
總計 | 14,365 | ||
象徵 | |||
町樹 | 福木 | ||
町花 | 蘭花 | ||
町花木 町鳥 町魚 町蝶 |
櫻花 琉球木葉木菟 鰹魚 木葉蝶、螯蛺蝶 |
||
![]() 本部町章 |
|||
本部町公所 | |||
地址 |
|
||
國頭郡本部町字東5番地![]() |
|||
座標 | 東經127度54分 北緯26度39分 |
||
電話 | +81-980-47-2101 | ||
本部町公所官方網站 |
本部町位於琉球列島沖繩群島沖繩島北部地區西側,包括了沖縄島的本部半島西部區域,以及瀨底島、水納島。為1975年舉辦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的地點。
過去因為與離島的往來都是以本部港為主,使得本部町一度繁榮,但現在與伊江島的渡船改駛本部新港,與伊是名島和伊平屋島的渡輪改駛今歸仁港,使得本部町稍為沒落。
目录 |
[编辑] 地理
[编辑] 轄區
|
|
|
[编辑] 歷史
時間 | 行政劃分 | ||||||||||||||
1890年代 | 本部間切 | ||||||||||||||
1900年代 | 本部村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本部町 | ||||||||||||||
1940年代 | 本部町 | 上本部村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本部町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1666年:今歸仁間切轄下的伊野波、瀨底、健堅、具志川、具志堅、備瀨、謝花、邊名地、崎本部、水無、嘉津宇分離新設立為伊野波間切。
- 1667年:伊野波間切改名為本部間切。
- 1896年04月01日:實施郡區制,為國頭郡轄下本部間切。
- 1908年04月01日:實施島嶼町村制,本部間切改設為本部村。
- 1940年12月10日:本部村改制為本部町。
- 1947年08月01日:本部町北部分割獨立成上本部村。
- 1971年11月01日:上本部村併入本部町。
- 1975年07月19日: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開幕。(~1976年1月)
- 1985年02月:連接沖繩島與瀨底島的瀨底大橋通車。
[编辑] 交通
[编辑] 道路
|
|
[编辑] 港口
- 水納港
- 渡久地港
- 濱崎港
- 瀨底港
- 本部港
[编辑] 觀光景點
- 國營沖繩記念公園
- 沖繩美ら水族館
- 八重岳
[编辑] 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
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於1975年7月20日-1976年1月18日在日本沖繩縣國頭郡本部町舉行,共183天,主題為「海-充滿希望的未來」(The Sea We Want To See)。包含日本在內共有36個國家以及三個國際組織參加。總入場人次約349萬(原訂目標為450萬人)。
展裡期間,由神戶製鋼所在會場中建設了捷運系統(KRT)供入場者使用,為日本史上第一次建設使用的捷運系統。
博覽會建設並展示了未來的海洋城市人工島「aqua polis」,但是在博覽會結束之後並沒有繼續使用,直到2000年10月當作廢鐵賣給美國公司處分,於該年10月23日由拖船拖離原本地點,送往上海拆解。
博覽會期間,明仁皇太子夫婦(今明仁天皇)在前往姬百合之塔獻花時,曾發生左翼激進派份子投擲汽油彈事件。
展覽結束後,博覽會會場改設立「國營沖繩紀念公園」。
[编辑] 教育
[编辑] 高等學校
[编辑] 中學校
|
|
[编辑] 小學校
|
|
[编辑] 姊妹市・友好城市
沖繩縣行政區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