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指嬉闹,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它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并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
杂剧的音乐,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有些则来源于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较唐大曲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