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浩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03年,西班牙医学家柯浩(Santiago Ramón y Cajal)用高尔基染色法在兔和人的神经元细胞核内发现着色的除核仁外,还有一个黑点,他称之为“核仁附属体“(Nucleolar accessary body)。之后,一些科学家在其他生物的细胞核发现类似的结构,并给以不同的名称。直到1999年,美国细胞生物学家Joseph G. Gall建议将这些相同的核细胞器重新命名为“柯浩体(Cajal body)“以纪念它的发现者。柯浩体是相当保守的核细胞器。到目前为止,在脊椎动物,果蝇,酵母菌,植物中均发现存在柯浩体。尽管柯浩体被发现已经一百多年,柯浩体的确切动能还不是很明朗。初步证据提示柯浩体可能与参与mRNA剪切的snRNA-蛋白质复合体的成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