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得戰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格得战记; zh-tw:地海戰記; zh-hk:地海傳說
zh-cn:格得戰記; zh-tw:地海戰記; zh-hk:地海傳說 ゲド戦記 |
|
![]() 日本版電影海報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宮崎吾朗 |
監製 | 鈴木敏夫 |
編劇 | 宮崎吾朗(導演‧劇本) 丹羽圭子(劇本) 娥蘇拉·勒瑰恩(原作) 宮崎駿(原案) |
演出 | 岡田准一 菅原文太 手嶌葵 田中裕子 |
音樂 | 寺嶋民哉 |
製片公司 | 吉卜力工作室 |
發行公司
|
東寶(日本) 博偉(台灣) |
上映日期
|
![]() ![]() ![]() ![]() |
國家 | 日本 |
語言 | 日語 |
各地片名翻譯 | |
中國大陸 | 格得战记 |
香港 | 地海傳說 |
台灣 | 地海戰記 |
IMDb zh-cn:信息;zh-tw:資訊(英語) |
zh-cn:格得戰記; zh-tw:地海戰記; zh-hk:地海傳說(ゲド戦記、Tales from Earthsea)為以娥蘇拉·勒瑰恩的小說「zh-cn:地海传说; zh-tw:地海傳說; zh-hk:地海傳說」的第三部「地海彼岸」和第四部「地海孤雛」的一部分為原作的長篇動畫電影。zh-cn:格得战记; zh-tw:格得戰記; zh-hk:格得戰記這個名稱是出自於地海傳說系列之日語譯名。此電影香港譯作zh-cn:地海传说; zh-tw:地海傳說; zh-hk:地海傳說;台灣譯作zh-cn:地海战记; zh-tw:地海戰記; zh-hk:地海戰記。
目录 |
[编辑] 概要
本作於2006年7月29日在日本正式上映,目前預定將於約五十個國家上映。吉卜力工作室出品,宮崎吾朗(宮崎駿的長子,曾擔任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館長)擔任導演和分鏡腳本。因吾朗尚無任何動畫及電影製作經驗,因此此決定頗受部分影迷們的爭議。據官方部落格表示,宮崎駿曾大力反對吾朗執導此片[1](製作期間父子倆避不見面),但後來漸漸默認了。宮崎駿於試映會觀賞此片約一小時便離席(但於影片結束時返回場內),並在慶功宴上託保田道世女士(負責本作之色彩指定)傳話:「很樸實的做法,很好。」[2]
宮崎吾朗和鈴木製片為了將成品給勒瑰恩女士鑑賞,他們於2006年8月6日訪美,她於8月7日看過電影之後簡評:「它並不是我的書。它是你(宮崎吾朗)的電影。它是部好電影。」[3]但後來她於她的官方網站發表了更長的評論,表示對本電影的不滿。[4]
[编辑] 劇情簡介
在多島海世界「地海」裡,「龍」居住於西方,「人」居住於東方。但是在西之彼方居住的龍突然出現在人類居住的東方海域並自相殘殺。以此為始,世界各地產生了各種變異。世界的均衡正在崩解。大法師「格得」為了尋找災難的源頭而踏上旅途。在旅途中,他邂逅了心中持有黑暗的少年‧英拉德的王子「亞刃」。和懼怕影子的亞刃一同旅行的格得決定暫時於弓忒的舊識「恬娜」的家歇腳。在那裡一同住著被雙親遺棄的少女「瑟魯」。她一開始鄙棄自暴自棄的亞刃,但之後漸漸生出友情……
[编辑] 日文版配音員
角色名稱延用中文版小說譯名;括號中為其真名。
- zh-cn:亞刃; zh-tw:亞刃; zh-hk:亞倫(黎白南):岡田准一
- 雀鷹(zh-cn:格得; zh-tw:格得; zh-hk:基度):菅原文太
- zh-cn:瑟魯; zh-tw:瑟魯; zh-hk:蒂露(恬哈弩):手嶌葵
- 蜘蛛≒原作中的喀布:田中裕子
- 狡兔-≒原作中的賀爾:香川照之
- 國王:小林薰
- 王妃:夏川結衣
- 恬娜:風吹純
- 商店女主人/商婦:倍賞美津子
- 迷幻草販子:內藤剛志
[编辑] 工作人員
- 原作:娥蘇拉·勒瑰恩(地海傳說)
- 原案:宮崎駿(修那之旅)
- 導演:宮崎吾朗
- 劇本:宮崎吾朗、丹羽圭子
- 作畫演出:山下明彥
- 作畫導演:稻村武志
- 美術導演:武重洋二
- 音樂:寺嵨民哉
- 製作人:鈴木敏夫
- 贊助商:朝日飲料
- 製作:吉卜力工作室
[编辑] 主題曲
- 片中插曲:「瑟魯之歌」(テルーのうた)
- 演唱:手嶌葵 作詞:宮崎吾朗 作曲:谷山浩子 編曲:寺嵨民哉
- 主題曲:「時之歌」(時の歌)
- 演唱:手嶌葵 作詞:新居昭乃、宮崎吾朗
- 作曲:新居昭乃、保刈久明 編曲:寺嵨民哉
[编辑] 標語
- 「正是看不見的事物。」(見えぬものこそ。)
- 「過去人和龍曾是一體的。」(かつて人と竜はひとつだった。)糸井重里
[编辑] 在日本國外的反響
韓國於2006年8月10日開始上映,於全國展開不錯的成績[5]。香港及澳門在2006年10月26日上映,但其評價不一。臺灣也將於2007年2月14日上映。預定於約50餘國上映。不過,在原作者娥蘇拉·勒瑰恩的母國美國,本作因為曾被Sci-Fi Channel(科幻頻道)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因契約的關係本作品之影像版權尚在該電視局,因此直到契約終了期的2009年,本電影將不會在該國公開。
以特別招待作品身分,於第63屆威尼斯影展上映。當初被要求在競選部門出品,但因為許多原因,最後它以特別招待的作品參加該影展。
在影展上映後,當地對本作品的評價不一;雖然有褒有貶,但大多是負面的評價。「其單調的風格和缺乏創造性的畫面放棄了孕育於在現實上成立的奇幻想像」、「雖然動畫十分流暢,並有著精緻的角色設計,但吾朗的電影並沒有到達其父親電影的高度創造性和編織故事性的藝術。當然,拿父親的作品來當年輕人處女作比較的對象,是有點不公平」等。[6]
另外,原作者勒瑰恩在她的官方網站上發表了對本電影的批評。(英文、中譯)
[编辑] 相關項目
- zh-cn:地海传说; zh-tw:地海傳說; zh-hk:地海傳說(The Earthsea Cycle) - 本作之原著小說。
-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 - 背景美術參考了他的作風。
[编辑] 資料來源
- ↑ 宮崎吾朗監督日誌 2005年12月13日 (日語) - 於2006年8月2日zh-tw:造;zh-cn:采訪。
- ↑ 宮崎吾朗監督日誌 2006年07月03日 (日語) - 於2006年8月2日zh-tw:造;zh-cn:采訪。
- ↑ 宮崎吾朗監督日誌 2006年08月07日 (日語) - 於2006年8月10日zh-tw:造;zh-cn:采訪。
- ↑ 原作者官方網站 對電影Gedo Senki的回應 (英語) - 於2006年8月31日zh-tw:造;zh-cn:采訪。
- ↑ INNOLIFE
- ↑ FantasyMagazine
[编辑] 外部連結
吉卜力工作室 |
---|
長篇作品 |
天空之城 • 龍貓 • 螢火蟲之墓 • 魔女宅急便 • 兒時的點點滴滴 • 紅豬 • 海潮之聲 • 平成貍合戰 • 心之谷 • 魔法公主 |
短篇作品 |
On Your Mark • Ghiblies • 膠卷咕嚕咕嚕轉 • 捕鯨記 • 可羅的大散步 • 梅與小貓巴士 • 空想的飛行機械們 |
宮崎駿監督作品 |
長篇作品 |
魯邦三世 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 風之谷 |
電視動畫 |
魯邦三世 (第1季)(部份) • 未來少年科南 • 魯邦三世 (第2季)(145、155集) • 名偵探福爾摩斯(3-5、9-11集) |
宮崎駿主要參與作品 |
劇場動畫作品 |
格列佛的宇宙旅行 • 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 • 穿長靴的貓 • 飛天幽靈船 • 動物寶島 |
電視動畫作品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