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親町天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名 | 方仁 | |
生辰 | 永正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1517年6月18日) | |
立太子 | ||
即位 | 弘治三年十月二十七日(1557年) | |
薨辰 | 文祿二年一月五日(1593年2月6日) | |
雙親 | ||
父 | 後奈良天皇(知仁) | |
母 | 萬里小路榮子 | |
皇妻 | ||
皇妃 | ||
萬里小路房子 | ||
藤原氏 | ||
藤原氏 | ||
皇子 | ||
誠仁親王 | ||
皇女 | ||
永高女王 | ||
朝廷 | 京都平安宮 | |
年號 | ||
弘治 | ||
永祿 | ||
元龜 | ||
天正 | ||
將軍 | ||
足利義輝 | ||
足利義榮 | ||
足利義昭 |
正親町天皇(1517年6月18日-1593年2月6日),後奈良天皇第二皇子,母親是萬里小路賢房之女萬里小路榮子。名叫方仁,於1533年封為親王。1557年,因為後奈良天皇過世而即位,但是因為皇室實在窮到沒錢,極端匱乏,一直到毛利元就等人捐出獻金,天皇才在1560年勉強舉行即位儀式。
皇室財政窘迫,使得權威掃地難堪,這樣的情況一直到織田信長上京以後才有改善。信長需要藉由天皇的權威,發出給敵對勢力的和談敕命。包括1570年時對朝倉義景、淺井長政,1573年對足利義昭,1580年對石山本願寺等數次戰爭,都是以正親町天皇的名義發出和談敕命,為此信長尊重天皇。信長死後,政權逐漸移轉至豐臣秀吉手上,秀吉也採取了利用天皇的態度,使天皇權威提高,並恢復皇宮的修理與朝廷的儀式。於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正親町天皇三邊,互相成為一種依賴與利用的關係。
1586年,天皇讓位給其孫周仁親王,並於1593年過世,葬於深草北陵。
[编辑] 在位期間年號
前任: 後奈良天皇 |
日本天皇 | 继任: 後陽成天皇 |
|
![]() |
|
---|---|---|
正親町天皇 | 後陽成天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