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 1912年—),越南知名將領,奠邊府戰役擊敗法國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曾任越南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等職。
[编辑] 生平
出生廣平省(今平 治 天省)地主家庭。1926年參加新越革命黨,1930年參加“反法國殖民統治”的學生運動被捕。後入河內大學歷史系學習,當過歷史教師。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1944年12月負責組織“越南解放軍宣傳隊”,1945年8月隨胡志明進駐河內,至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總兵力達1萬人。1953年12月,集中4萬多人進攻奠邊府,共殲滅法軍1.6萬人,1954年法國不得不與越南簽訂《日內瓦停戰協議》,武元甲在歐美輿論界中獲得“奠邊府之虎”美譽。
《日內瓦停戰協議》生效之後,美國取代法國介入越南戰場,支持吳廷琰政權,企圖在1962年底以前平定越南。1968年美國在越南戰場兵力高達54萬人,同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1969年11月美國空軍轟炸老撾境內胡志明小道。1972年3月,武元甲以為南越部隊已經不足畏懼,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在美軍強大的海空優勢下,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逾十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由文進勇接任。復活節攻勢使美國意識到戰事已不可為,開始決定擺脫深陷日久的泥淖,1973年1月27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美軍開始全面撒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軍解放西貢,戰爭結束。
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部長,1981年7月任部長會議副主席。
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鐘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
著有《奠邊府戰役》、《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論游擊戰爭》等書。
[编辑] 參考
- 塞西爾.柯瑞著,朱立熙譯,《勝利,不惜一切代價——二十世紀軍事奇才武元甲傳》,台北:商周,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