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書帶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南書帶蕨 | ||||||||||||||
---|---|---|---|---|---|---|---|---|---|---|---|---|---|---|
海南書帶蕨 |
||||||||||||||
分类 | ||||||||||||||
|
||||||||||||||
学名 | ||||||||||||||
Vittaria hainanensis C. Chr. ex Ching Ching, 1931年 |

海南書帶蕨分布於中國海南(三亞、白沙、陵水、儋縣、樂東)、雲南(河口,蔡克華 87, 243; 朱維明 93。新分布)。也分布到越南北部(中國植物誌[1])。1993年在台灣台北市圓山發現少量植株。2003年在台北市唭哩岸山(含軍艦岩)再次發現約130株。
[编辑] 台灣
1993年首次在台北市劍潭圓山大飯店發現,不久滅絕。2003年8月,李榮文進行唭哩岸山生態總體調查時,於軍艦岩發現海南書帶蕨族群。
依據軍艦岩之海南書帶蕨生態描述,台灣產海南書帶蕨植株附生於密生苔蘚之岩縫上,比姬書帶蕨耐旱,個體約2-3年成熟開始長孢子葉。與中國產海南書帶蕨植株附生於蒲葵樹幹上不同。
2003年8月普調唭哩岸山(含軍艦岩)全區發現植株總量約130餘株。因天災、動物、人類活動干擾等危害,至2006年6月底只剩50餘株。
初步判斷海南書帶蕨的孢子隨著上午在越南或中國南方發展之強盛熱對流雷雨包經強盛西南氣流輸送於當天下午或傍晚抵達台灣北部降水落地後萌芽生長。(根據2003/8-2006/6西北太平洋氣候區氣象推估,李榮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