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山列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渔山列岛,(北纬28ø 53.3' 东经122ø 16.5') 。有南北之分,通常所说的渔山岛指的是北渔山。由54个岛礁组成,距大陆最近点象山县石浦镇47.5公里,属于象山县管辖。渔山列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各地渔民千百年一直在此捕捞,并以两主岛为栖息之地和航标,故以“渔山”称之。
当地特产淡菜和海蜒,渔山海蜒质量最佳,是宁波著名海特产品。
目录 |
[编辑] 历史
象山渔民早在数百年前就捕捞海蜒,为便于在渔山列岛捕捞海蜒,在200年前就在岛上定居。 北渔山在清代就有居民20余户[1],现在北渔山住有100多户渔民。
1895年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上海海关耗银5万两建成北渔山灯塔,当时是远东最大灯塔。后经战乱多次被毁。1987年7月15日重建成现代化大型灯塔。塔身为铸铁圆塔身,高19米,红白相间,灯塔高海拔103.6米,射程25海里。[1]
岛上仍有建国初期国民党部队的工事以及何卓权匪帮盘踞海岛的遗址。
1987年,今天岛南端高处树立的大型灯塔重建于1987年,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灯塔之一。[2]
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五虎礁”岛上竖立了领海基点石碑。
[编辑] 旅游
渔山的岛礁,以“五虎礁”著名,“五虎礁”在北渔山以东三四百米的海面上,是中国领海基点岛之一,有11个岛礁组成,因其中的四岛一礁形如五虎卧疆而得名,当地自古还流传着渔山岛五兄弟为了铲除海魔化身为五虎礁的故事。
北渔山另有“仙人桥”,位于西南岸悬崖,顶部塌陷,只留下一条几米宽的石梁飞跨南北,高约20多米,宽约30多米,所以又叫“破城门”。涨潮时分,仙人桥下惊涛骇浪,声如雷鸣,行走其上会有双腿发颤的感觉。
由于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岛上开起了多家家庭旅社,向游客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以及海鲜餐饮。
[编辑] 参考
- ↑ 朱正元《浙江沿海图说》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