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滕王閣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初唐诗人王勃的作品,是古今傳誦的駢文名篇。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好洪州都督(洪州牧)閻伯嶼重修滕王閣,在閣上大宴賓客,饯别新任新州刺史宇文氏一行,假意邀请在座的宾客为滕王阁写作序文,不料王勃竟提筆大作。
關於《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伯嶼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憤然離席,至配室更衣,專會人伺其下筆。初聞「豫鄣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着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又轻蔑地说:“无非是些旧事罢了。”接下來的「台隍枕怡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公聞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於勃側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阎的女婿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眾人惊奇不已。王勃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說罷又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帝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代古文大家韓愈對駢文向有微詞、不屑一作。但對此文卻推崇備至,稱“壯其文辭”。《滕王閣序》在藝術表現上也有缺點,如注重形式,排比典故,使古典知識不多的人,難以理解;再者,為了硬湊四六駢句,把“楊得意”縮寫為楊意,把“徐孺子”略為徐孺,早為人所病;另外本文在敘寫上也有重複、冗雜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