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定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数理逻辑中,演绎定理声称如果公式 F 演绎自 E,则蕴涵 E → F 是可证明的(就是或它可以自空集推导出来)。用符号表示,如果 ,则 。
演绎定理可以推广到假定公式的可数序列,使得从
,推出 ,等等直到 。
演绎定理是元定理: 在给定的理论中使用它来演绎证明,但它不是这个理论自身的一个定理。
演绎元定理是最重要的元定理之一。在某些逻辑系统中,它被接受为是 "→" 的介入规则的一个推理规则。在其他系统中,从公理证明它是证明这个逻辑是完备的首要任务。不使用演绎元定理在命题逻辑中证明任何东西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使用了它通常就很容易了。
目录 |
[编辑] 自然演绎的例子
"证明"公理 1: P→(Q→P)
-
- P 1. 假设
- Q 2. 架设
- P 3. 重复 1
- Q→P 4. 演绎自 2 到 3
- P 1. 假设
- P→(Q→P) 5. 演绎自 1 到 4 QED
"证明"公理 2: (P→(Q→R))→((P→Q)→(P→R))
-
- P→(Q→R) 1. 假设
- P→Q 2. 假设
- P 3. 假设
- Q 4. 肯定前件 3,2
- Q→R 5. 肯定前件 3,1
- R 6. 肯定前件 4,5
- P→R 7. 演绎自 3 到 6
- P→Q 2. 假设
- (P→Q)→(P→R) 8. 演绎自 2 到 7
- P→(Q→R) 1. 假设
- (P→(Q→R))→((P→Q)→(P→R)) 9. 演绎自 1 到 8 QED
使用公理 1 证明 ((P→(Q→P))→R)→R:
-
- (P→(Q→P))→R 1. 假设
- P→(Q→P) 2. 公理 1
- R 3. 肯定前件 2,1
- ((P→(Q→P))→R)→R 4. 演绎自 1 到 3 QED
[编辑] 虚拟的推理规则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见到已经我们的正常公理化逻辑增加了三个虚拟(或额外和临时)的推理规则。它们是"假设"、"重复"和"演绎"。正规的推理规则(比如"肯定前件"和各种公理)仍是可用的。
1. 假设向那些已经获得的前提增加一个额外的前提的步骤。所以,如果你的前面步骤 S 演绎为:
- ,
则你增加另一个前提 H 并得到:
- 。
这符号化了从第 n 层缩进移进到第 n+1 层:
- S 前面的步骤
- H 假设
2. 重复是重新使用前面的步骤的一个步骤。在实践中,这只在你希望采用一个不是最近假设的假设,并把它用为在演绎步骤之前的最终步骤的时候才是需要的。
3. 演绎是你去除最近假设(仍可用)并把它前缀于前面步骤的步骤。这被展示为下面这样的去缩进一层:
-
- H 假设
- ......... (其他步骤)
- C (结论自 H)
- H→C 演绎
[编辑] 从使用演绎元定理的演绎转换到公理化证明
在公理化版本的命题逻辑中,通常有着公理模式和推理规则(这里的 P、Q 和 R 可以被替换为任何命题):
- 公理 1:P→(Q→P)
- 公理 2:(P→(Q→R))→((P→Q)→(P→R))
- 推理规则肯定前件:从 P 和 P→Q 推出 Q
从这些公理和推理规则你可以快速的演绎出定理模式 P→P (参见命题演算)。选择这些公理模式使你能够容易的从它们推导出演绎定理。可以通过使用真值表验证来证实它们为重言式。而肯定前件保持真理。
假如我们有了 Γ 与 H 证明 C,并且我们希望证实 Γ 证明 H→C。对于在演绎中的每个是在 Γ 中的前提(重复步骤)或一个公理的步骤 S,我们可以应用肯定前件于公理 1:S→(H→S),来得到 H→S。 如果这个步骤是 H 自身(假设步骤),我们应用这个定理模式来得到 H→H。如果这个步骤是应用肯定前件于 A 和 A→S 的结果,我们首先确保它们已经被转换成 H→A 和 H→(A→S),并接着采用公理 2:(H→(A→S))→((H→A)→(H→S)),并应用肯定前件来得到 (H→A)→(H→S),并接着再次应用来得到 H→S。在这个证明的结束处我们有了所需要的 H→C,除了它现在只依赖于 Γ 而不再依赖于 H 之外。所以这个演绎步骤将消失,合并到是从 H 推导出的结论的前面步骤中。
为了最小化结果证明的复杂性,在转换之前要进行某些预处理。实际上不依赖于 H 的任何步骤(除了结论)都应当被移动到假设步骤之前并去缩进一个层次。并且任何其他不必要步骤(不用来得到结论或可以被绕过的),比如不是结论的重复应当除去。
在转换期间,在演绎开始处(紧接着 H→H 步骤之后)放置所有的对公理 1 的肯定前件应用可能是有用的。
在转换肯定前件的时候,如果 A 在 H 的范围之外,则必须应用公理 1:A→(H→A),和肯定前件来得到 H→A。类似的,如果 A→S 在 H 的范围之外,应用公理 1:(A→S)→(H→(A→S)) 和肯定前件来得到 H→(A→S)。做这二者不是必须的,除非肯定前件步骤是结论,因为二者都在这个范围之外,那么肯定前件应当已经被移动到 H 之前并且因此也在这个范围之外。
[编辑] 转换的例子
要展示如何把自然演绎转换成公理化形式的证明,我们应用它于重言式 Q→((Q→R)→R)。实际上,知道可以这么做通常就足够了。我们通常使用自然演绎形式来替代更长的公理化证明。
首先,我们写使用自然演绎的证明:
-
- Q 1. 假设
- Q→R 2. 假设
- R 3. 肯定前件 1,2
- (Q→R)→R 4. 演绎自 2 到 3
- Q 1. 假设
- Q→((Q→R)→R) 5. 演绎自 1 到 4 QED
其次,我们转换内层的演绎为公理化证明:
- (Q→R)→(Q→R) 1. 定理模式 (A→A)
- ((Q→R)→(Q→R))→(((Q→R)→Q)→((Q→R)→R)) 2. 公理 2
- ((Q→R)→Q)→((Q→R)→R) 3. 肯定前件 1,2
- Q→((Q→R)→Q) 4. 公理 1
- Q 5. 假设
- (Q→R)→Q 6. 肯定前件 5,4
- (Q→R)→R 7. 肯定前件 6,3
- Q→((Q→R)→R) 8. 演绎自 5 到 7 QED
再次,我们转换外层的演义为公理化证明:
- (Q→R)→(Q→R) 1. 定理模式 (A→A)
- ((Q→R)→(Q→R))→(((Q→R)→Q)→((Q→R)→R)) 2. 公理 2
- ((Q→R)→Q)→((Q→R)→R) 3. 肯定前件 1,2
- Q→((Q→R)→Q) 4. 公理 1
- [((Q→R)→Q)→((Q→R)→R)]→
[Q→(((Q→R)→Q)→((Q→R)→R))] 5. 公理 1
- Q→(((Q→R)→Q)→((Q→R)→R)) 6. 肯定前件 3,5
- [Q→(((Q→R)→Q)→((Q→R)→R))]→
([Q→((Q→R)→Q)]→[Q→((Q→R)→R))]) 7. 公理 2
- [Q→((Q→R)→Q)]→[Q→((Q→R)→R))] 8. 肯定前件 6,7
- Q→((Q→R)→R)) 9. 肯定前件 4,8 QED
[编辑] 逆定理
这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成立。它从是蕴涵除去规则的肯定前件立即得出。
[编辑] 参见
[编辑] 引用
-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Logic by Vilnis Detlovs and Karlis Podnieks Podnieks is a comprehensive tutorial. See Section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