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克·阿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亨利·路易士·"漢克"·阿倫(Henry Louis "Hank" Aaron,1934年2月5日—),是美國職業棒球員和棒球名人堂的成員之一。1954年參加密爾瓦基勇士隊,從此開始他的職業棒球生涯,與此同時還為亞特蘭大勇士隊和密爾瓦基釀酒人隊打球。阿倫1974年打破由貝比·魯斯一直保持39年的全壘打紀錄,成為大聯盟史上最多全壘打(755支)的紀錄,僅次於他的是貝瑞·邦茲的734支,阿倫同時也是生涯最多打點(2297)、壘打數(6856)的保持者。 在1957年的密爾瓦基勇士得到唯一的世界大賽戒指,同時也獲選當年的國聯最有價值球員。他得過3次金手套獎,並且入選21次明星賽。1976年退休。
目录 |
[编辑] 早年生活
1934年2月5日漢克·阿倫生於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市,全名是亨利·路易士·阿倫。
[编辑] 黑人聯盟生涯
[编辑] 大聯盟生涯
[编辑] 早期
[编辑] 紀錄
[编辑] 生涯成就
- 全壘打:755(1)
- 出賽:3298(3) (退休時是第1, 現今在彼得·羅斯和 Carl Yastrzemski之後)
- 打數:12364(2)(退休時是第1, 現今在彼得·羅斯之後)
- 安打:3771(3)
- 打點:2297(1)
- 壘打數:6856(1)
- 長打:1477(1)
- 國聯最有價值球員獎: 1957年
- 金手套獎: 1958年—1960年
- 運動新聞國聯年度球員::1956年,1963年
- 國聯打擊王: 1956年(.328),1959年(.355)
- 國聯全壘打王: 1957年(44),1963年(44),1966年(44),1967年(39)
- 國聯打點王: 1957年(132),1960年(126),1963年(130),1966年(127)
- 國聯壘打王: 1956年 340),1957年(369),1959年(400),1960年(334),1961年(358),1963年(370),1967年(344),1969年(332)
- 國聯長打王: 1959年(.636),1963年(.586),1971年(.669)
- 國聯得分王: 1957年(118),1963年(121),1967年(113)
- 盧賈里格紀念獎:1970年
- 國聯安打王:1956年(200),1959年(223)
- 國聯二壘打王: 1955年(37),1956年(34),1961年(39),1965年(40)
- 單場三嚮砲: 1959年6月21日
- 入選棒球名人堂時間: 1982年
- 15季30支以上全壘打的紀錄(1)
- 連20年都有20支以上全壘打(1)
- 8季40支以上全壘打的紀錄(1)
- 第一個達成3000支安打和500支全壘打的球員。
- 21次入選明星賽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 Baseball-Reference.com - 生涯統計數據
- baseballhalloffame.org 棒球名人堂
- baseballlibrary.com 阿倫的報導
- georgiaencyclopedia.org 阿倫的故事
- gshf.org 喬治亞運動名人堂
- hank-aaron.info 阿倫球迷網站
- quotes-famous.com 阿倫的引述
- thebaseballpage.com 更多阿倫的報導
- sportingnews.com 運動新聞 '最偉大的時刻'
- Hank Aaron at The Internet Name Database
前任: 瑞奇·阿許本 |
國家聯盟打擊王 1956年 |
繼任: 史坦·馬休爾 |
前任: 唐·紐康伯 |
國家聯盟最有價值球員獎 1957年 |
繼任: 恩尼·班克斯 |
前任: 威利·梅斯 |
1959年3月 (和哈維·哈迪斯並列) |
繼任: 羅·費斯 |
前任: 瑞奇·阿許本 |
國家聯盟打擊王 1959年 |
繼任: 狄克·葛洛特 |
前任: 羅貝托·克萊門特 |
1967年6月 |
繼任: 吉姆·瑞·哈特 |
前任: 彼德·羅斯 |
盧賈里格紀念獎 1970年 |
繼任: 赫曼·凱利布魯 |
前任 貝比·魯斯 |
生涯全壘打紀錄保持者 1974年–现在 |
现任 |
美國職棒大聯盟 | 美國職棒大聯盟世紀球隊 |
---|
諾蘭·萊恩 | 山迪·科法斯 | 賽·揚 | 羅傑·克萊門斯 | 鮑伯·吉伯森 | 華特·強森 | 華倫·史潘 | 克里斯提·馬休森 | 雷夫提·葛洛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