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潮州音樂是中國傳統民間器樂的一類,最早流行於廣東省潮州、汕頭一帶,並影響到四周包括閩南、惠州、梅州等地區。隨著潮州人的外移,在東南亞地區也有潮州音樂的蹤跡。
[编辑] 起源
潮州音樂,基於潮州當地的民歌、歌舞音樂等,並吸收各地戲曲音樂,包括弋陽腔、昆曲、漢調、秦腔以及宗教音樂如法曲、道曲等,約形成於16-17世紀。
[编辑] 類別
潮州音樂可依演出場合分成室內樂與廣場音樂,室內樂包括潮州弦詩、潮州笛套古樂、潮州細樂和潮州廟堂音樂。室外樂主要有潮州大鑼鼓、潮州外江鑼鼓、潮州花燈鑼鼓和潮州小鑼鼓等。
[编辑] 特殊樂器
潮州音樂的特別使用樂器有潮州二弦、潮州嗩吶、深波等,都深具地方特色。潮州二弦較一般胡琴聲音尖亮,是弦詩的主要樂器。潮州嗩吶用於鑼鼓樂,因以麥桿作哨子,音色較北方的嗩吶柔美。深波是潮州特有的鑼,以軟槌擊打,音色純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