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烈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烈鸟 | ||||||||||||
---|---|---|---|---|---|---|---|---|---|---|---|---|
![]() 火烈鸟 |
||||||||||||
分类 | ||||||||||||
|
||||||||||||
種 | ||||||||||||
火烈鸟 P. roseus |
火烈鸟,又名红鹳、红鹤。
目录 |
[编辑] 描述
一种大型涉禽。脖子长,常呈S型弯曲。通体长有洁白泛红的羽毛。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火烈鸟的喙比较特别,上喙比下喙小。
体高:1-1.4米
翼展:1-1.6米
寿命: 20-30年
每窝产卵:1枚
卵的大小: 78-90厘米,115-140克
孵卵期:27-31天
出壳雏鸟大小:73-90克
性成熟期:3-5年
濒危等级:安第斯火烈鸟处在濒危状态
[编辑] 生境和分布
火烈鸟生活在咸水湖沼泽地带和一些泻湖里,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有些火烈鸟受鱼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智利火烈鸟只生活在没有鱼的湖里,这是因为智利火烈鸟的食谱狭窄,鱼类会与火烈鸟争夺食源(藻类和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印度、非洲和中南美洲。在中国新疆曾见到过迷鸟。
[编辑] 种类
火烈鸟有五种,分三属:
- Phoenicopterus属
- Phoeniconaias属
- Phoeniconaias minor (小火烈鸟,除了印度有少量种群外,主要只分布在非洲)
- Phoenicopparrus属
[编辑] 习性
火烈鸟喜欢群居。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 火烈鸟不是严格的候鸟。只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迁徙。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在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迁徙中的火烈鸟每晚可以50到60公里的时速飞行600公里。
[编辑] 分类难题
火烈鸟是鸟类中的四不象,它的分类问题是鸟类学的一个著名难题。困惑了几代鸟类学家。 简单来说,在分类学家眼中火烈鸟似乎是一个由一部分鹳的结构和一部分鸭子的结构拼接而成的 怪物,所以主张把火烈鸟划为鹳形目的分类学家和划为雁形目的分类学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依据。 比如说:
作为折中的分类方案把火烈鸟提升到目的层次,单立火烈鸟目。而分子生物学家通过DNA杂交实验研究发现,跟火烈鸟的DNA最接近的鸟类却是一类小型鸟类:鸻形目。
[编辑] 进化历史
化石证据表明火烈鸟祖先早在3千万年以前的中新世就开始分化出来了,远早于大多数别的鸟类。1976年发现的化石暗示其祖先是类似乎鷸鴴那样的滨岸鸟类。在安第斯山脉曾发现大约七百万年前的火烈鸟脚印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