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熟语即俗语,熟语是由词或语素构成的常用而定型的现成用语,它大于词的语言单位,但它又具有词的特性,其造句功能与词语基本相同。熟语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带有哲理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熟语在形式上像短语或句子,但又与一般临时自由组合而成的短语或句子不同;它是经过人民群众长期沿用,结构基本定型,一般不能能够随意改动其组成部分的一种用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谚语。
其作用是发人深省;启发思维;警示世人;激发斗志;激发潜能。
[编辑] 分类
- 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一种短小定型,意义有所引申的习用性短语。汉语中的惯用语一般为三字格式,多为动宾结构,如:打白条、拍马屁等;也有编正结构的,如:替罪羊、一刀切等。(参见条目:惯用语)
- 成语:是一种人们长期使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汉语的成语一般是四字格式,但也有少量的三字或五字以上格式的。(参见条目:成语)
-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谚语一般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精避总结,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但有些谚语确是消极的,如“有钱能使鬼推磨”等。
-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人们将之叫作“歇后语”或“俏皮话”。参见条目:歇后语)
- 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句子。
语言单位 |
基本单位:語素 | 词 | 词组 | 句 | 段 | 篇 |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