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场方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zh-cn:引力;zh-tw:重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引力
從等效原理(1907年)開始,到後來(1912年前後)發展出「宇宙中一切物質的運動都可以用曲率來描述,引力場實際上是彎曲時空的表現」的思想,愛因斯坦歷經漫長的試誤過程,於1916年11月25日寫下了著名的引力場方程式而完成廣義相對論這份鉅作,這條方程式稱作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式,或簡為愛因斯坦場方程式或愛因斯坦方程式:
其中
该方程是一个以时空为自变量、以度规为因变量的带有椭圆型约束的二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它以复杂而美妙著称,但并不完美,计算时只能得到近似解。最终人们得到了真正球面对称的准确解──史瓦茲旭爾得解。
[编辑] 添加宇宙常數項
考慮到靜止宇宙模型,愛因斯坦後來又加入宇宙常數項於場方程式中,形式變為:
並且可以看到此方程式也能整理成下面的形式:
亦即可以將看成和是一樣的量,只是的來源是物質與幅射,而的來源則是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