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拉维夫 | |
---|---|
![]() |
位置 |
名称 | |
希伯來語 | תֵּל אָבִיב-יָפוֹ |
阿拉伯语 | تَلْ أَبِيبْ يَافَا |
概况 | |
创建年代 | 1909年 |
时区: | UTC+2 |
海拔: | 0-40米 |
面积 | 51.76 平方千米 |
人口 | 382,500 (2006)= [1] Metro: 3,000,000 [2] |
人口密度 | 7322人/平方千米 |
邮政编码 | |
电话区号 | |
网站 | [3] |
政治 | |
市长: | Ron Huldai (1998 -) |
特拉维夫-雅法(希伯来语: תֵּל אָבִיב, تَلْ أَبِيبْ,阿拉伯语:تَلْ أَبِيبْ يَافَا,英语:Tel Aviv-Yafo ),位于地中海滨的以色列第二大城市。占地51.76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主要为犹太人,阿拉伯人约占总人口的4%。 Tel Aviv-Jaffa (en hébreu תל אביב-יפו
目录 |
[编辑] 名称
1909年进行首次大规模居民区建设时,这一地区被取名为Ahuzat Bayit。同年底,Menachem Sheinkin提议将新社区正式命名为Tel Aviv,并得到多数市民代表支持。Tel Aviv是Nahum Sokolov在翻译Theodor Herzl 的著作《新故土》(德语原文为Altneuland,英语一般翻译为Oldnewland)时所用的词。Sokolov曾解释说,Tel Aviv是Altneuland一词最贴切的翻译,所以Tel Aviv也就兼有新、旧之意。事实上,Tel Aviv一词也出现在《旧约•以西结书》的3章15节:“我就来到提勒亚毕(Tel Aviv),那些住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那里;在他们所住的地方,我在他们中间惊惶恐惧的坐了七日。”
特拉维夫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春天(aviv)的(古代遗迹堆砌成的)小丘(tel)
[编辑] 地理
特拉维夫所在的城市群被称为Gush Dan,因为据说这里是古代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但支派的属地,Gush是“集群”的意思。Gush Dan包括Dan地区的特拉维夫、里雄莱锡安、拉马特甘、巴特亚姆等城市和沙崙的赫兹利亚、拉马特-沙龙,总人口约175万,是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群,也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所谓的“大特拉维夫”,通常是指Gush Dan。
特拉维夫地处沿海平原,地势总体平坦,略有起伏。
[编辑] 气候
特拉维夫气候是典型的地中海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平均气温为26 °C(8月白天平均气温30.2℃),但在酷暑期可能达到35 °C。冬季平均气温为13 °C(12月白天平均气温9.6℃),清晨可能降到6 °C。平均年降雨量约530毫米,每年10月到4月是潮湿季节。唯一的一次积雪是在1950年2月。
[编辑] 历史
特拉维夫的发展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初仅仅是雅法城外的一个犹太居民区。1921年,特拉维夫的犹太人与雅法的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促使犹太人在特拉维夫兴建新的商业中心。此后,由于毗邻雅法港,大量新移民的到来促进了特拉维夫的迅速发展,使之逐渐成为以色列的经济、文化中心。
1948年阿以战争期间,阿拉伯人封锁耶路撒冷长达8个月之久(1948年5月-12月),因此特拉维夫充当了以色列的临时首都。当耶路撒冷被宣布为首都时,大部分大使馆还留在特拉维夫,早期的80个使馆[3] [4] 。
1950年,特拉维夫和雅法合并,成立特拉维夫-雅法市。
特拉维夫是暴力和恐怖活动的牺牲品,它已经数次成为巴勒斯坦好战团体的攻击目标。1994年10月19日,一枚自杀炸弹在5路公共汽车上爆炸,凶手本人和另外25名市民丧生。1996年3月4日,另一枚自杀炸弹在一台自动取款机附近爆炸,18名市民丧生。2001年6月1日,
[编辑] 政治
1948年5-12月,特拉维夫曾作为以色列国的临时首都。以色列很快就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但并不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尽管如此,20世纪80年代之前,很多国家的使馆都设在耶路撒冷,直到1980年以议会通过《基本法:耶路撒冷》,宣布“完整、统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目前,除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外,其余国家的使馆均设在特拉维夫或邻近城市。美国国会也已通过法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但同时授权总统推迟大使館的搬迁。
目前,以色列国防部仍设在特拉维夫,许多政府部门也在此设有办公室。根据传统,总理每周四也在特拉维夫办公。
[编辑] 历任市长
- Meir Dizengoff (1921–1925)
- David Bloch (1925–1927)
- Meir Dizengoff (1928–1936)
- Israel Rokach (1936–1952)
- Chaim Levanon (1953–1959)
- Mordechai Namir (1959–1969)
- Yehoshua Rabinowitz (1969–1974)
- Shlomo Lahat (1974–1993)
- Ronnie Milo (1993–1998)
- Ron Huldai (1998–)
[编辑] 交通
[编辑] 经济
根据2001年12月统计资料,特拉维夫的社会经济</ref> -->
[编辑] 人口
特拉维夫的市内人口为382,500人(2006年6月末)[5]
整个特拉维夫都市区人口约为310万人 [6]。
[编辑] 文化
特拉维夫大学是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在国际上具有知名度,特别以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和语言学系著称。
特拉维夫拥有许多文化中心。特拉维夫歌剧院,普拉西多·多明戈自1962年到1965年在此担任男高音。特拉维夫还有在中东地区异常繁荣的夜生活。
[编辑] 巴豪斯建筑与“白城”
主条目:特拉维夫白城
巴豪斯一词源于德国1919-1932年间的“公立巴豪斯学校”,Bauhaus是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倒置而来。以巴豪斯为基地,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因此巴豪斯也是这一学派的代名词。其经典之作是巴豪斯学校在德国德绍的校舍。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后,巴豪斯学校的教师大多流亡海外,很多接受其建筑思想的犹太人则来到了当时的巴勒斯坦。这期间来自德国的移民有约12万,他们不仅使特拉维夫迅速成长,也带来了崭新的建筑理念。白色外墙的巴豪斯建筑在3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在特拉维夫崛起,其中很多保留至今,形成“白城”的独特景观。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拉维夫“白城”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继马萨达、阿卡老城之后,以色列的第三处世界遗产。(另外,耶路撒冷老城于1981年由约旦申报,并获得批准)。
特拉维夫的巴豪斯建筑代表作有:
- Dov Hoz街8号
- Ben-Yehuda街上的Yarden饭店
- Geula街24号
- Harakevet街2-4号
- Melchett街40号
- Ben-Gurion街75号Hana House
[编辑] 体育
特拉维夫拥有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注释
- ↑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2006年6月末估计值 (July 2005) - TABLE 3. - POPULATION(1) OF LOCALITIES NUMBERING ABOVE 1,000 RESIDENTS (Excel) CBS
- ↑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definition of the Tel Aviv metro area - Localities by Metropolin (HTML)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 ↑ [1]
- ↑ [2]
- ↑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2006年6月末估计值 (2005年7月) - TABLE 3. - POPULATION(1) OF LOCALITIES NUMBERING ABOVE 1,000 RESIDENTS (Excel)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
- ↑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关于特拉维夫都市区的定义 - Localities by Metropolin (HTML)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
[编辑] 参见
- 特拉维夫白城
- Eretz 以色列博物馆
[编辑] 外部链接
- 特拉维夫旅行指南 at Wikitravel
- WikiSatellite view of 特拉维夫at WikiMapia
- 官方网站(英文)
- Template:He icon 特拉维夫culture portal
- 特拉维夫旅行指南
- 特拉维夫4 Fun
- Template:He icon Interactive detailed city map
- 特拉维夫Interactive MapPDF (280 KiB)
- 特拉维夫大学
- Template:He icon TimeOut 特拉维夫
- 特拉维夫旅行指南 English
- 特拉维夫旅行指南- hebrew
- 旅游指南
- 本·古里安国际机场
- Dan Bus Company
- 特拉维夫Marina
- 特拉维夫博物馆
- 特拉维夫瑜伽 guide
- 特拉维夫现代美术馆
- 特拉维夫气候
- Tel aviv Opera
- Dizengoff Street Web Guide
- UNESCO - 世界遗产
- Unesco celebrates 特拉维夫, BBC News
- 特拉维夫Insider Tour Travel Guide
- City Guide Tel AvivAn essential guide for cosmopolitan travelers, published in August 2006. Available on Amazon and at Israeli bookshops.
- 照片
- 照片
- 360 degrees panorama of southern 特拉维夫
- (英文) Site officiel de la ville de 特拉维夫
- (法文) Infos touristiques
- Официальный сайт мэрии Тель-Авива-Яффо (на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 Различны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Тель-Авива, телефоны и адреса (на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 Tel Aviv in Focus (на английском языке)
- О планах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в Тель-Авиве (на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 Фотографии Тель Авива
Template:CoorHeader
11. April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