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出生: | 1月18日, 1917年 台北縣新店直潭 |
|
---|---|---|
職業: | 半退休 | |
網站: | 台塑集團網站 |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出生於台北縣新店直潭,是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台塑集團之創辦人。父親王長庚。
目录 |
[编辑] 經歷
15歲小學畢業後,先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又到一間米店當學徒。16歲時用父親所借的200元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之後又經營過碾米廠、磚瓦廠、木材行、生產PVC塑膠粉等等,1954年籌資創辦了台塑公司。被譽為「經營之神」。1985年與其弟王永在捐贈一億元台幣給政府,在當時是私人捐獻破紀錄的數字。
早期王永慶旗下擁有號稱“台塑四寶”的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石化四家企業,後來又增加福懋(1434)及南科(2408)、華亞科(3474)與南電(8046),台塑集團上市公司家數由「四寶」、「六寶」增為「八寶」,2006年台灣小松電子又將成為第九寶,台塑集團跨足醫療業、生化科技業、火力發電廠、汽車業、石化業、電子業、矽晶圓、廚餘回收……等大型產業。特別是1993年麥寮六輕工程「填海成金」的計劃成功,使得臺塑集團營收規模迅速膨脹,2006年產值直逼2兆新台幣,佔台灣一年的總產值約7%左右。
王永慶毅力驚人,中年以後堅持每天跑步一個小時,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王永慶先生說:「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就必須持之以恆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覺得辛苦了。」然後再做自己發明的“毛巾操”做體操,天天如此,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七十多歲以後,才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改以步行、打坐養生。
依據《福布斯》雜誌2004年的統計資料,台塑的王永慶,和鴻海集團的郭台銘,以身價都是二十八億美元,並列台灣第一富豪,世界排名188名。事實上,王永慶最大的財產,並非來自於國內,而在美國。但一般認為王永慶個人財富被嚴重低估。王永慶在全球財富排名應該在九十五名之前。2005年台塑集團獲利近70億美金(2400億台幣)。2006年5月台塑集團市值高達1.8兆台幣,王永慶個人財產54億美金。
2006年6月5日王永慶以90歲高齡正式宣佈交棒,由原總經理李志村接任台塑董事長,王永在長子王文淵擔任總裁,王永慶女兒王瑞華出任董事及副總裁,臺塑集團正式步入二代經營。
[编辑] 台塑十寶
公司名稱 | 代號 | 產品線 | 市值 | 註解 |
台塑 | 1301 | 塑膠業 | 304,331 | |
南亞 | 1303 | 塑膠業 | 407,100 | |
台化 | 1326 | 石油工業 | 298,334 | |
台塑化 | 6505 | 塑膠業 | 630,748 | |
福懋 | 1434 | 尼龍塔夫塔布、銷售油品 | 40,180 | |
南科 | 2408 | DRAM | 104,455 | |
南電 | 8046 | 覆晶基板 | 132,966 | |
華亞科 | 3474 | DRAM | 120,396 | |
小松電 | 8046 | 矽晶圓 | 127,800 | |
福懋科 | 8131 | IC封裝 | 19,800 |
[编辑] 家庭
王永慶娶有3房,分別是郭月蘭、廖嬌與李寶珠。其中大房郭月蘭並未替王永慶生下一兒半女,二房廖嬌為王家生下了2男3女,三房李寶珠則生下了5位千金。其中王文洋、王文祥與王雪紅皆為二房所生。另外王文淵則是王永慶弟王永在所生。
隨著王永慶逐漸邁向高齡,接棒問題一直是台塑集團最大的隱憂。1995年發生呂安妮事件,王文洋因婚外情打亂了王永慶接班部署,王文洋被迫離開臺塑集團。在王永慶的接班佈局中,他很低調地進行接班作業,2002年4月,王永慶在臺塑集團總管理處下成立“五人決策小組”,2003年,王瑞華進入“決策小組”,臺塑集團集體領導團隊變成“六人決策小組”,成員有楊兆麟、王瑞華、王文淵、王文潮、吳欽仁、李志村六人,作為集團接班的過度平臺。其中王文淵、王文潮、王瑞華是王氏家族成員。2006年6月王瑞瑜加入六人決策小組,成為七人決策小組。
王永慶辭去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技術學院三校董事長,由其大女婿楊定一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