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支塘鎮楓塘灣,逝於北京。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编辑] 简历
- 1924年 上海浦東中學畢業,1925年8月,考入清華大學。
- 1929年6月 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 1930年 王淦昌考取江蘇省官費留學,到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帝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莉泽·迈特纳,1933年獲博士學位。
- 1934年 至1936年任山東大學物理系教授。
- 1936年至1950年 任浙江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 1947年至1949年 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系訪問學者。
- 1951年至1961年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宇宙线及高能物理研究。
- 1962年 以后从事核科学的国防应用研究、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
- 1964年 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
- 1982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1985年 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986年3月 与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一起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促成863计划。
- 1998年12月10日 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