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清任(1768年-1831年),又名全任,字勛臣,清代直隸玉田(今河北玉田縣)人,中國古代清朝解剖學家。
[编辑] 生平
曾做過武庫生,後至北京行醫,開設「知一堂」,為人剛直磊落、精於醫術,擅長“活血化瘀”法。1830年,王清任曾親見瘟疫災區兒童屍體三十多例,又數次前往刑場,觀察死刑犯的屍體內臟位置,將其所見繪制成《親見改正臟腑圖》。王清任闡發了人的“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認為耳、目、鼻、舌等的功能都與腦相關。連同他的臨床心得,著成《醫林改錯》二卷,其中“活血化瘀”的方劑有二十二例,如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治療肝硬化)、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均成為調理氣血的名方,至今仍為臨床廣泛應用,儼然是化瘀派的一代宗師。他認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癡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令醫學界爭論不已。梁啟超稱王清任為「中國醫界極大膽之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