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出生在文仕家庭,他是汉代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的编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称"三班"。但班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投笔从戎",加入到了汉朝稳固边疆的事业中去,成为东汉名将。
公元74年,怀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抱负,班超被派遣到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发现那里的匈奴使者试图鼓动那里的国王背叛汉朝,班超次日将这个匈奴人的首级交与鄯善王。在于阗国,班超怒斩一巫师,该巫师试图劝于阗王与匈奴人结盟。班超甚至曾经带领36人的一支小军队,推翻当地的国王而建立新的亲汉政权,也是在这一战中班超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名句。通过这类强力的手段,塔里木盆地的首领们,纷纷与汉朝结盟。班超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在他回到漢朝後兩個月旋即病逝。
在班超的努力下,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权又归到了汉朝,再现了一百年前汉武帝的辉煌。
但匈奴人也同样在开展类似的行动,推翻亲汉的政权,与新政权结盟。这样不断地反复,一直到20年后班超之子班勇的手里,才把匈奴从那里赶了出去。
[编辑] 参考
- 《海市蜃楼中的帝国 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 喀什维吾尔出版社 2005年1月 ISBN 7-5373-1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