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約5000至6000年前,持续时间約2000年。红山文化分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目录 |
[编辑] 地理
紅山文化主要集中於西遼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
[编辑] 建築遺址
考古學家曾在牛河梁一帶掘出一個紅山文化遺址,包括一座女神廟和土石金字塔等;當中還有一個彩色的女神頭塑像,如真人般大小,形象逼真,是中國至今所見最早的神像。這些建築遺址的發現說明當時已有宗教活動,對於探索中國遠古時期的宗教信仰,提供珍貴的資料。
[编辑] 生活概況
紅山文化的年代,大約距今五千多年,與仰韶文化中、晚期相當,其生活有以下特色:
生產工具
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打製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農具數量甚多,有石耜、石犁、石鋤等。
陶器製作
紅山文化的陶器,分為泥質紅陶和夾沙灰陶兩種。細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夾砂的劃紋粗陶用來盛載食物。此外,還一些孕婦陶像。
經濟活動
以農業為主,飼養業也很發達,人們飼養豬、羊等家畜,有時也會以狩獵、採集野果為生。
玉石雕刻
動物型的玉石雕刻十分精巧,以豬、虎、鳥等形狀為主,工藝水平極高,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编辑] 參看
[编辑] 參考資料
- 張光直(Chang Kwang-chih),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ISBN 0-300-03784-8
- Nelson, Sarah Milledge (ed),The Archaeology of Northeast China: Beyond the Great Wall,ISBN 0-415-11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