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一川(1910年-2000年,原名胡以撰),福建永定人,著名版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最早响应鲁迅先生新兴木刻运动的号召,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史上重要的开拓者和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木刻、油画作品。其作品主题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笔法粗犷、有着浓厚的气韵和个性,版画作品《到前线去》、《牛犋变工队》,油画作品《开镣》(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藏)、《挖地道》、《南海油田》等已载入新中国美术史册。
[编辑] 个人简历
- 1910年 - 生于福建永定县
- 1925年 - 从印尼回到中国,在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学习。
- 1929年 - 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同年参加左翼美术团体“一八艺社”,最早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
- 1930年 - 发起并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 1931年 - 负责筹办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鲁迅先生曾写文章赞誉。
- 1933年 - 转入中国共产党。
- 1937年 - 赴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任团长)奔赴敌后,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 1942年 - 被邀请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 1950年代 - 建国后,与徐悲鸿共同组建领导中央美术学院,任第一任党总支书记、教授。
- 1953年 - 受中央文化部委派,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和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任美专第一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 1958年 - 学校迁至广州,更名“广州美术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兼院长。
[编辑] 主要作品
- 1920年代 - 木刻《我们要活下去》、《失业工人》、《到前线去》等
- 1930年代 - 木刻《饥民》、《流离》、《囚》,连环画《大兴纱厂》等
- 1937年 - 木刻《组织起来》、《肃清汉奸匪》、《交公粮》、《抗日群众大会》等
- 1939年 - 试制水印套色新年画,创作木刻《参军》、《破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
- 1942年 - 套色木刻《不让敌人通过》、《胜利归来》、《牛犋变工队》、《攻城》等
- 1956年 - 风景画《大雪山》等
- 1957年 - 《格坦斯克造船厂》
- 1950年代 - 油画《开镣》
- 1960年 - 油画《列宁墓》《列宁住过的草棚》
- 1961年 - 油画《奇石》、《广海村景》
- 1960年代 - 《前夜》
- 1974年 - 油画《汕头风光》
- 1970年代 - 油画《挖地道》
- 1980年 - 油画《开平码头》
- 1982年 - 油画《冶春园》、《东海岸》
- 1980年代 - 油画《海上油井》、《炮楼》、《日光岩》、《夏门码头》、《苏州河上的四川路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