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虐史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虐史觀是指論述歷史時忽略提及本國人正面之處,反而過份強調本國人負面之處,在历史描述中“自虐”自身形象。顯然地,「正面」、「負面」、「過份地」都是非常主觀的,所以某歷史觀點算否「自虐」,尤其視乎評價者的政治取向、對民族主義的態度等。
[编辑] 日本
目前日本主流的歷史教科書所論述、評價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之所作所為,時而被部份學者認為是以「自虐史觀」所編寫的歷史。這些學者認為,教科書誇大描述日軍的暴行,﹝尤其是經常採用缺乏確據的傳言。﹞而忽略日軍在東亞地區「建設性的一面」,此舉就是「自虐史觀」。他們建議教科書中該低調處理、或是“徹底省略”如南京大屠殺、姦淫慰安婦等事實上具有爭議的日军战争暴行,﹝南京大屠殺的數字統計在學界的說法尚未釐清,當時法律並不允許強制徵招慰安婦等。﹞同時不當省略日軍正面部分的行為、並加以褒揚,才是本國人處理歷史的「正確」方法。這種史觀,在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寫的《新歷史教科書》尤其顯然,並引起日本國內持其他史觀人士和亞洲各二戰受害國的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