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蔭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藍蔭鼎(1903年10月3日-1979年2月4日),台灣知名的畫家,曾在1941年改名為「石川秀夫」。出生在台灣宜蘭縣羅東鎮。他曾師事石川欽一郎,著名作品有「養鴨人家」(1966年,倫敦劍橋美術館收藏)。1971年歐洲藝術評論學會以及美國藝術評論學會,將他選入第一屆世界十大水彩畫家之一。
有學者認為他是台灣美術史上的孤星,《台灣美術運動史》作者謝里法這樣形容他說:「雙腳踩的是鄉野的泥土,雙手沾的卻是社會最上層的光和彩。」藍蔭鼎堅持農村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生活,做為水彩畫大師,他眷念於家鄉的萬般景物,他始終堅持鄉土路線。
有別於其他台灣畫家,藍蔭鼎在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曾於台灣電視公司和華視文化公司出任要職。他在畫作之外的文學作品,以《宗教與藝術》、《藝術與人生》、《鼎廬小語》這三本書最為知名,其中的一篇文章〈飲水思源〉曾被收錄於台灣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