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舞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馮·弗利(Karl von Frisch)在1940年代研究發現,工蜂在採完花蜜回到蜂巢之後,會進行兩種特別的移動方式。研究對象是一種歐洲蜜蜂,學名Apis mellifera carnica。當一隻工蜂回到巢中,其他工蜂會面向她,並以她為中心,就像在觀看這隻蜜蜂跳舞一樣。發現提出之後經過多年的爭議,最後被大多數生物學家接受,並且成為當代生物學教科書中有關動物行為的經典教材。
[编辑] 搖臀舞
蜜蜂跳舞的移動路徑會形成一個8字形。外圍環狀部分稱做回歸區(return phase);中間直線部分稱做搖臀區(waggle phase),搖臀舞(Waggle dance)因此得名。蜜蜂會一邊搖動臀部一邊走過這條直線,搖臀的持續時間表示食物的距離,搖臀時間愈長,表示食物距離愈遠,以75毫秒代表100公尺。而這段直線與地心引力的方向之夾角,代表食物方向與太陽方向的夾角。之後更發現,蜜蜂會因太陽位置的相對移動而修正直線的角度。
[编辑] 環繞舞
環繞舞(Round dance),一開始被分類為另一種舞蹈,是工蜂用來表達蜂巢附近有食物的存在,但無法表達食物的距離與方向。通常使用在發現近距離的食物(距離小於50-60公尺)。然而後來的研究認為環繞舞並非獨立存在,而是搖臀舞的直線部分極短暫的版本。
[编辑] 參考文獻
- Neil A. Campell, Jane B. Reece (2002) BIOLOGY 6th Edition 1143-1144
- Gould, J. L. (1975) Honey bee recruitment: the dance-language controversy. Science 189, 685−693.
- Riley, J.R., Greggers, U., Smith, A.D., Reynolds, D.R. & Menzel, R. (2005). The flight paths of honeybees recruited by the waggle dance. Nature 435,205-207.
- Seeley, T.D. (1995) The Wisdom of the H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von Frisch, K. (1967) The Dance Language and Orientation of Be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